紫云格凸河风景区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资讯2022年08月24日 02:36:34

紫云格凸河风景区

一、区位关系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的西南部,地处安顺市、黔南州、黔西南州的交界地带。东邻黔南州的长顺县和罗甸县,南连黔西南州的望谟县,西接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北抵安顺市。其地理坐标是东经10555ˊ10629ˊ,北纬2521ˊ2603ˊ,县境东西宽约52公里,南北长约76公里,总面积2283平方公里。县城松山镇距安顺市76公里,距省会贵阳市161公里。


二、自然地理
1、地形地貌
紫云自治县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斜坡地带的中低山盆谷区,其中山地占总面积的77.8%。境内地势南北高而中部平缓,东西两侧向外倾斜,西部山脉属乌蒙山系,其余为苗岭山系。最高点马鬃岭海拔1681米,最低点喜翁河出口处海拔623米,平均海拔在10001300米。
县境内的地层以二迭系和三迭系分布最广,是全国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沉积岩和碳酸盐岩体形成众多的溶洞群,分布广泛,类型齐全。土壤主要有地带性黄壤和非地带性石灰土、水稻土、山地黄棕壤、潮土、紫色土和红壤土等7个土类,主要矿藏有煤、铁、汞、大理石、重晶石等。


2、气象水文
紫云自治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为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温和宜人,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干湿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年平均气温为15.3C,年无霜期为288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55小时,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337毫米,相对湿度平均为79%。气候垂直差异大,山区小气候突出,干旱、低温、冰雹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但影响不大。


紫云自治县河网密度较低,境内共有大小河流228条,总长度1074公里。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7条,都是山区雨源型河流,有急涨暴落的特点。以贯穿南北的安望公路为分水线,东半部河流属格凸河水系,西北部属北盘江水系,南部属桑郎河水系,格凸河、桑郎河注入红水河,均属珠江流域。境内水资源分布差异悬殊,但河谷下切较深,地下水补给量大,天然落差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3、植被物种
紫云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植被带贵州高原湿润性常绿阔叶林地带黔南灰岩山原常绿栎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地区紫云至望谟灰岩山原常绿栎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及岩溶植被小区。由于人为活动的影响,现有植被多为次生针阔混交林和灌丛草坡,以用材林和经济林为主,全县的森林覆盖率约为24.2%。境内分布的树种为暖性针叶及常绿或落叶阔叶树,共有69科240种,其中有银杏、带玉兜兰、硬叶兜兰、榉树、红椿、旱莲、鹅掌楸、红豆杉、棕竹、方竹等珍稀植物;牧草有46科77属151种,有中草药植物1000多种,名贵药材较多。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麦、烤烟、薏仁米、油桐籽等。


县境内的野生动物种类较多,有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鸟类等,其中猕猴、黑熊、猴面鹰、穿山甲、大灵猫、红腹锦鸡等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火花水牛、紫云黄牛、紫云山羊、宗地花猪等是我省优良的畜禽品种。


三、社会经济
1、历史沿革
紫云历史悠久,春秋时为牂牁国地,战国时属夜郎所辖,秦属象郡,汉置谈指县。唐置降昆县,属琰州,隶黔中道。宋置和武州,隶夔州路。元置和弘州,属普定府,后改镇宁州。明置康佐长官司,清置归化厅,民国二年改厅为县,因与福建归化县重名,遂以城西紫云洞更名紫云县,寓意紫气祥云。


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攻克定番长寨后,红一军团、三军团、五军团及中央军委纵队等先后经过紫云境内,紫云人民革命武装斗争蓬勃发展。1949年12月紫云和平解放,建立县人民政府,属安顺专区管辖。1956年4月紫云县改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所辖。1958年12月撤消紫云县,划归望谟县和长顺县。1961年8月恢复紫云县建置。1965年8月紫云县划归安顺专区。1966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至今。


2、行政区划
紫云自治县1992年撤区并乡建镇后,现辖松山镇,猫营镇、板当镇、水塘镇、猴场镇、坝羊乡、白石岩乡、火花乡、邦乡、四大寨乡、宗地乡、大营乡等5镇7乡,223个行政村,2人居民委员会,2356个自然村寨。全县约有32.8万人,其中苗、布依等1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占57.5%。


3、基础工程
① 道路交通
紫云自治县在国家西部发展战略中具有区位优势特点,现阶段紫云有下列主要公路通往省内外。紫云安顺贵阳;紫云镇宁黄果树风景区;紫云长顺惠水花溪贵阳;紫云望谟册享南昆铁路广西边界站。安望、紫镇、紫罗等公路干线横贯全县,各乡村公路线与干线交汇,连接邻县,沟通城乡,形成公路运输网络。


② 给水排水
紫云自治县多年平均降水量1337毫米,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丰富,生产生活用水就近取自于自然水体和水库。县城松山镇将按5万人规模新建水厂,十五计划将修建乡镇给水设施。县内部分村寨还没有供水设施,要就近选择水质好且容易实施的水体,设置水池、泵房、管道和小型净化处理设施。目前城镇排水还是雨污合流制,要规划为雨污分流制,将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


③ 电力电信
紫云自治县已开发建设的水电站有发艾、格八、板母、小穿洞等,装机容量1.56万千瓦。在十五规划期间要建设县城110KV变电工程和猴场35KV输变电工程,修建黄家湾水库电站,实现县城和全县农村电网的改造并网。


县城现有6000门数字程控电话,开通了可视会议电话系统、公众数据分组交换网、DDN网,建成了安紫光缆,实现长途传输数字化。农村通信网中12个乡镇已发展为数字程控交换点,全县本地通讯网也全部实现传输数字化和交换程控化,迈入现代通信网先进系列。县政府实施十五规划,将建成猫营、猴场等中转信息传输站,扩大通信范围。


4、社会服务
① 商业贸易
紫云自治县拥有商业网点1655个,平均每万人拥有商业零售点23个,全县有农贸集市34个,县城是最大的农贸市场。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4745万元,出口烤烟175吨,占安顺市出口量的70%,是贵州省烤烟、大牲畜繁殖基地县。


② 文教卫生
全县有中小学271所,在校生5.65万人,教职工2145人,县城建有电影院、文化馆、图书馆、广播站等,组织全县文化活动。全县现有卫生机构18个,病床297张,医护人员434人。全县共建有村卫生室118个,乡镇卫生院有12个,配有B超3台、X光线机7台、外科手术台6台等。


③ 旅馆饭店
全县有资质的旅行社有3家,县政府直属的松山宾馆有中高档床位约200个,其它旅馆有床位约千余个,标准不高。餐饮饭店、旅游购物、文化娱乐场所有一些,但不配套,档次较低,传统风味小吃和地方土特产品较多。


5、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紫云自治县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在全省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200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418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245元。第三产业国民生产总值不高,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县政府制定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十五规划战略目标,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7.6亿元。全县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经济总量和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第二章 风景名胜区现状
一、发展概况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的风景名胜资源比较丰富,类型多样,全县各地都有分布。自然景源以喀斯特地貌为依托,集山、水、洞、林组合之精髓,浑然天成;融雄奇、险峻、幽深、旷野、神秘、壮阔、秀美、古朴于一体,相得益彰。人文景源以苗族、布依族文化及风土人情和县城松山镇的名胜古迹为代表,特色鲜明。 


1998年6月,紫云自治县人民政府将格凸河沿岸列为县级风景名胜区,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和促进保护与开发的措施。2000年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被审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2003年6月,紫云自治县人民政府根据景源价值和保护、发展需要,将景源最集中、最具观赏价值、最需要保护的格凸河穿洞景区和大河峡谷景区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二、总体规划
2000年10月,紫云自治县人民政府委托贵州风景园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1年7月,贵州省建设厅和安顺市人民政府在紫云自治县共同主持召开了总体规划评审会,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30余人参加了评审会。


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紫云自治县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少数民族风情浓郁,是安顺、黄果树、龙宫旅游的有机组成部分。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资源独特,分布自然,组合整体性好。本次总体规划思路清晰,现状调查详尽,风景资源分析透彻,评价基本合理;规划指导思想明确,依据充分,风景区的范围界定切合实际,性质定位基本准确,发展目标起点高,景区划分和游线组织基本可行,规模容量的分析和控制恰当,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专项规划齐全,内容和深度基本符合建设部《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有关要求。评审会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规划,予以通过。会议同时提出了六条修改意见,要求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上报审批。


2002年6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原则同意《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划定了风景名胜区范围面积为69平方公里,性质确定为以格凸河穿洞、大河峡谷和黄家湾平湖的岩溶地貌景观为主要特色,兼有地方民族风情,是可供开展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和科学文化活动的省级风景名胜区。


三、建设管理
由于开发建设起步较晚,投入资金不足,2000年以前该风景名胜区内几乎没有什么基础工程和旅游服务设施,很难开展风景旅游活动。2002年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后,成立了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处,为正科级行政事业单位,现有编制10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7名,科技人员3名,另有工人43名。三年来,县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开发建设,大穿洞景区改造了7.6公里长、9米宽的二级旅游公路,修建了景区大门、游览步道、游船码头、水电通讯、环卫防洪、办公管理用房等设施,景区内具备了一定的接待服务能力。紫云自治县人大制定并报省人大批准了《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完成了保护立法工作。


2001年前,这里的游客主要来自紫云本地及周边地区。随着国民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对外交通状况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正逐步改善。省、市、县有关部门对外扩大宣传和招商引资,加强区域协作;对内加快建设和强化管理,搞好接待服务。本风景名胜区依托贵州西线旅游的区位优势,与黄果树、龙宫国家重点风景区名胜区形成金三角环状游览线路,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广州上海北京等外地游客。2002年接待了游客4万余人次,旅游直接收入达860万元。2003年3月8日贵州安顺油菜花节就接待8千余人,截止2003年6月底接待了各地游客5.3万人次,收入达950万元。预计2003年游客总量将突破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有望达到2000万元。


第三章 风景名胜资源分布与特征
一、分布范围
风景名胜资源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的山河、湖海、地貌、森林、动植物、化石、特殊地质、天文气象等自然景物和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地、历史遗址、园林、建筑、工程设施等人文景观和它们所处的环境以及风土人情等。每一处风景名胜资源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景物本身的存在和观景地点的存在,它们是构成风景名胜资源及其环境的基础。


风景名胜区是指风景名胜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定命名、划定范围,供人游览、观赏、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具有重要的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景观独特,国内外著名,规模较大的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地处紫云自治县东南方向,沿格凸河两侧从上游往下展布在妖岩、大河、大穿洞、小穿洞等四个片区,面积为56.8平方公里。其边界西北起松山镇的下岜易,东南至宗地乡的鼠场河渡口,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010622,北纬25392546。其范围涉及到松山镇、板当镇、水塘镇、宗地乡的行政区域内,其中有1公里长的河段属于黔南州长顺县管辖。


1、妖岩片区
西北起黄家湾下游的下岜易,东南至关口寨附近的天生桥,包括岜易河谷、妖岩寨、喀斯特裸岩、星星峡、打锣寨沙洲、红豆杉林、方竹林、天生桥洞棺葬等8处景源,面积为18.2平方公里。


2、大河片区
西北起天生桥,东南至大穿洞渡口,包括天星洞、大河峡谷、大河苗寨、苗王剑、变色湖、夹山孤峰、夹山一线天等7处景源,面积为9.2平方公里。


3、大穿洞片区
西起格井村和大穿洞渡口,东面以通往长顺的小路为界,包括大穿洞、望天洞、穿上洞、盲谷、盲谷原始森林、竹林寨、脚杆寨、响水洞、格井洞、格井村等10处景源,面积为18.6平方公里。


4、小穿洞片区
西面以通往长顺的小路与大穿洞片区分界,东南至鼠场河渡口,包括小穿洞、苗厅、中洞人家、下穿洞、鼠场河峡谷等5处景源,面积为10.8平方公里。


在编制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时,其范围包括黄家湾电站水库人工湖景区。目前电站尚未建成,加上景观价值不是很突出,因此,在本次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时,未将其列入。


二、景点景物
通过收集资料、现场踏查和分析整理,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30处景源,其景物景观的基本特征概述如下。


1、岜易河谷
从黄家湾下游的下芭易村到妖岩寨,全长约5公里,此段河道两侧常呈陡壁展布,河谷忽窄忽开,水流或急或缓。两岸地被植物茂盛,挡阳遮阴,使河水呈现淡蓝色或清绿色,是开展漂流活动的好去处。


2、妖岩寨
在岜易河谷下游,由于格凸河侧向侵蚀发育,河道弯曲,使地面开阔坦荡,妖岩寨依稀可见。村寨中以苗族吊脚楼展现独特的民族建筑风格,吊脚楼呈栏杆式,楼与靠山半间在同一水平面上,底楼用板围圈。相间不远处建有储粮圆仓,远观圆仓和吊脚楼成为独特的风景线。传说在村寨后山的大片光滑崖壁上,有摩岩记文清晰可见,文字古怪,难以辨认,与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的红岩碑类似。


3、喀斯特裸岩
在妖岩寨的下游,地质构造出现褶邹断层,岩溶发育,大片基岩风化裸露,风化基石形态各异,展现奇形怪状的喀斯特裸岩,参差错落,雄浑粗旷。


4、星星峡
沿喀斯特裸岩顺格凸河而下,是两岸对峙的峡谷,长约3公里。由于侵蚀基准面下切,致使此段河道两侧常呈陡壁展布,且与水面比高约50150米不等。谷中清溪石涧,曲折蜿蜒,岸边奇峰嵯峨,藤蔓叠翠,呈现峡谷套嶂谷的景观。


5、打锣寨沙洲
穿过星星峡,格凸河渐渐开阔起来,呈现水缓谷平滩长的景观特色。在打锣寨一带的河谷中,有几片绵延的沙洲滩涂与岸边的田畴纤陌连为一体,恬静秀美,与幽深险峻的峡谷形成鲜明对比。


6、红豆杉
在星星峡下游的竹林寨边,有十多棵红豆杉树,树龄均在200年以上,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种。


7、方竹林
走近格凸河,就像走进了竹子的自然博物馆,慈竹、斑竹、糯竹、金竹、苦竹、水竹、棕竹、香竹、罗汉竹、四方竹等等。其中在竹林寨一带有大片四方竹,冬季生笋,竹杆看上去是圆的,实际呈方形,有凸生哭竹之传说。凸生为病母寻食,寻至方竹林,突见无路可去,急得席地痛哭。方竹为他的孝心所动,提前萌笋。凸生喜出望外,搬摘笋子,回到家里,煮笋飨母,母食病愈。从此格凸人视四方竹为救命竹,非病不食,才使这神奇稀有的竹子保存至今。


8、天生桥悬棺群
位于紫云县和长顺县交界的关口寨附近的旱洞内,洞内有三层自然台阶,每层高约2米,棺木自上而下先后放置。悬棺多为榉木制成,一端置于岩上,一端悬置在圆木架上。头里脚外,逐台点数,共有棺木104口,其中基本完好的有40余口,可辨别尸骨风化腐蚀后残存的衣物和陪葬品。


9、天星洞
格凸河上游从天生桥进入伏流约3公里后,从天星洞口流出。天星洞高约110米,宽40米,洞口呈长方形,洞口巨岩横跨,洞壁石幔悬挂。游客可乘船进洞游览约200米,清秀脱俗,格外迷人。


10、大河峡谷
格凸河从天星洞流出后,由于人烟稀少,自然生态环境基本保持原生状态。在大河苗寨一带,翠竹夹岸,奇峰林立,峰回水转,河谷蜿蜒,呈现一派青山绿水的秀美景象。


11、大河苗寨
大河苗寨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可谓得天独厚,由奇峰、河谷、沙湾、竹林、村寨、田园等组成复合景观。周围群峰环抱,格凸河从村前流过,中有良田百余亩,村舍依山脚分成几组,是理想的人居环境。加上交通不便,更是难得的世外桃源,与桂林山水和武夷山风光相比,又添几分情韵野趣。


12、苗王剑
在大河苗寨背后的峰丛中,有一奇峰突兀而起,如同宝剑直指天穹,气宇轩昂。相传苗族的祖先许道,自东往西赶山填海,来到这里因家中有事返回时,将苗王剑插在这里,因回家心切伤了腰折了腿,从此不能再赶山填海,苗王剑则永远矗立在格凸河边了。


13、变色湖
位于大河苗寨以南约500米处,是喀斯特天然湖泊,因湖水会随季节的变化变换不同的颜色而得名,有时成铁红色,有时成土黄色,有时又成淡绿色,有时则清澈见底。犹如一面镜子映在万绿丛中,好象是上天赐给当地苗族人民的,因此又称天赐湖。该湖长约350米,宽约100米,海拔980米,比大河村高约47米。湖中有3个泉眼,枯水期流量为510升每秒,每年丰水期湖水自然排泄,水质很好,去污能力强。


14、夹山孤峰
夹山一带的景观由峰丛、峡谷、绝壁、碧水、轻舟、渔歌、鸟语、花香等组成,人与自然,佳景天成。在对景处有一孤峰挺立水中,如中流砥柱,峰前疑无路,水转影相随,是乘船游览时绝好的留影处。


15、夹山一线天
在大河苗寨的下游,层峦叠翠,碧水中流,忽见两岸夹峙,一面是峰丛坠水,一面是火烧赤壁,构成了夹山一线天。与著名诗句两岸猿声啼不往,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意境相似,绝壁孤峰,枯藤古树,轻舟渔歌,心旷神怡。


16、大穿洞
位于下格井村东南约1公里处,是格凸河伏流的入口,海拔930米,泛舟进洞是270米长的河湾。大穿洞口高达116米,宽约25米,呈拱门形。洞口两侧展布白岩绝壁,洞壁陡峭,从农历清明到九月重阳,洞内有数十万只燕子翻飞其间,筑巢栖息,因此俗称燕王宫。当地有艺人可沿陡直洞壁攀岩而上获取燕窝,奇功绝技,惊险刺激。大穿洞山体有耳桶山摩崖题字,洞顶有燕子洞摩崖题字,这些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成趣。


17、望天洞
在大穿洞内河湾的尽头,有一个穿越碳酸盐岩地的大竖井,深370米,宽200米,又称通天洞。仰望苍穹,好象开了一道天窗,一缕缕阳光倾泻下来,与洞顶滴下的状如银丝的岩浆水交织在一起,形成道道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奇妙无比。望天洞下有一天然石坝,似从天窗掉下的巨石,堆成一道天然堤坝,堵住河水,锁住蛟龙。堤坝中有一缺口,流水咆哮,破堤而下,水流越过源于天窗的混沌之后,穿行于12公里长的暗河伏流和大小洞厅之中。


18、穿上洞
从大穿洞外沿陡峭小道或从通天洞壁攀岩而上可达穿上洞。此洞高50米,宽70米,长137米,洞若天桥,洞内顶壁景观奇特,洞外的坡谷上长满了亚热带植物,其中有一片野芭蕉和方竹林。在穿洞的侧面又是一个巨大岩洞,由此出口上至大穿洞耳桶山顶。


19、盲谷
从穿上洞往里走约500米,面前展现槽形凹地,四周为崩塌型峭壁陡岩所围。盲谷是由古地下河遗址发育演变而来,可通过约20米高的竖井洞进入,长约1.8公里,分为三段,宽30150米,岩壁高200400米不等。该盲谷规模巨大,形态奇特,景观罕见,具有重要的科研探险和科普旅游价值。


20、盲谷原始森林
盲谷内原始森林茂密,乔木、灌木、藤本等植物种类众多,有珍稀树种和野生动物,是罕见的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所在地。除了悬崖陡壁,山顶凹地郁郁葱葱,是保存完好的原始林带,具有神秘、旷野、幽深、险峻的特点。


21、竹林寨
位于格凸河伏流的山顶上,从大穿洞口外沿蜿蜒小道往东走约1.5公里就到了竹林寨,周围是高大茂密的常绿树林,翠竹丛生,紫藤缠绕。这里居住的是高山苗族,以吊脚楼著称,有四柱落脚的斗笠粮仓如蘑菇一样散落在林中。每当夕阳斜照,又见炊烟缭绕,鸟语花香人气,野趣生机盎然。


22、脚杆寨
坐落在一个群山环抱的小窝凼里,脚杆寨只有两户人家,几间低矮的屋舍掩映在翠竹和树林里。脚杆寨苗语叫不这吾,意为我要回家。古代由于战争,苗族祖辈吃了败仗,从东方逃到这里来避难,卧薪尝胆的苗族祖先,仍念念不忘打回老家,发誓只要脚杆还在,就一定要打回老家,收复山河。祖辈过世,后人将其棺木高架于岩洞绝壁之处,只待有朝一日能回家,于是就有了洞葬、悬棺的习俗。


23、响水洞
位于大穿洞与小穿洞之间,是格凸河伏流系统的枢纽,又叫落水洞,是地下河的露头。洞口位于格凸河顶部溶洼中央,呈椭圆形,是竖井天坑,直径约200米,深达216米,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深的竖井洞。洞上可听到地下暗河露头的迭水声响彻如雷。沿东边顶端的岩壁往下可到达暗河边。河流在竖井底部的岩块中开出一条水道后,咆哮旋转于甄穴中,形成巨大的地下环流景观,消失在水仓之中。


24、格井洞
在下格井村东南的路边,有一小河溶洞,是猴场河转为暗流的入水点,洞口高约30米,宽约20米,入口水道比较窄,但气流非常猛烈,河水汹涌澎湃入洞,响声如雷,在穿洞内与格凸河伏流汇聚。


25、格井村
距离县城东南约30公里,分为上格井和下格井,相距1公里。这里奇峰林立,苗寨依山而建,背靠绿树浓荫,面对阡陌田园。高山、流水、奇峰、绿树、村庄、田园组成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


26、小穿洞
格凸河、猴场河和长顺的摆所河在穿洞内汇流后,从小穿洞口蘑菇潭涌出悬崖,形成落差几十米的瀑布,景观壮丽。该洞口高50米,宽40米,海拔790米,因形似巨鼓,又名冒鼓天。洞中石柱、石笋、石钟乳等化学沉积形态多而优美,石柱高达20多米。


27、苗厅
在小穿洞口往里走约500米处,洞长约700米,宽约215米,平均高70米,面积达11.6万平方米,容积在700万立方米以上,是世界上第二大喀斯特洞厅。因附近有苗寨而称为苗厅,是1989年中法洞穴专家联合考察时发现的。洞内石笋、石柱、石幔等琳琅满目,在大厅的西北部有高达38米的巨大石笋,实属罕见。目前苗厅内有6个支洞尚未探明,在洪水季节,洪水将穿越过大厅,从岩石上倾泻而下,形成多级暗河瀑布群,颇为壮观。


28、中洞人家
在小穿洞出口的山顶上方,有上、中、下三个溶洞,上洞的海拔约1400米,是附近通往长顺的必经之地。上洞右侧300米处是中洞,洞口高50米,宽100米,深200米,居住着21户苗族人家,房屋建筑均为无顶木柱竹篱。中部的一间石屋就是小学,往后是球场,旁边是高约3米的蛙形钟乳石,从中流出来的清泉供人畜饮用。整个拱形的洞顶布满了灰白色的球形凹面,有很好的消音效果,洞内声音清晰,互不影响,但传至洞外,却如同混响。洞中人家的生活方式仍沿袭传统习俗,善良厚道,热情好客。


29、下穿洞
中洞下面是下洞,实为天桥,是一个巨大的岩溶穿洞,洞高约50米,长近300米,原为人居住,遗迹尚存。下洞对面是雄伟的摆架山,摆架山下是险峻的鼠场河峡谷。


30、鼠场河峡谷
格凸河从小穿洞涌出后进入鼠场河,河谷在此深切展布,有近5公里长的陡直崖壁。谷中怪石嶙峋,水流时缓时急,从坡肩至谷底,两岸林木茂盛,水质清澈,呈淡蓝色。此处山、水、石、林形成的复合景观具有幽深、险峻、旷野的特点。


三、类型特征
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景源分类的要求,有大类、中类和小类三层结构。大类按习俗分为自然和人文两类,中类是景源的种类层,小类是景源的形态层。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30处代表性的风景名胜资源按其主要特征和组成要素来分,自然景观概括为地景、水景、生景等3个种类层以及岩溶洞厅、岩溶天窗、岩溶天坑、峡谷崖壁、峡谷河流、奇峰异石、洲岛屿礁、天然湖泊、森林植被、古树名木等10个形态层;人文景观概括为风物、胜迹2个种类层以及民居村寨、民族民俗、遗址遗迹等3个形态层。其中自然景源23处,占76.7%,人文景源7处,占23.3%。自然景源中以岩溶洞厅7处和峡谷崖壁4处为最多,说明自然景观以穿洞和峡谷为代表。人文景源中以民居村寨4处为最多,说明人文景观以村寨为依托。
- 岩溶洞厅 7处
- 岩溶天窗 1处
- 岩溶天坑 1处
- 地景 -- 峡谷崖壁 4处
- 自然景观 -    - 峡谷河流 2处
- 奇峰异石  3处
- 洲岛屿礁 1处
格凸河穿洞       - 水景 -- 天然湖泊 1处
风景名胜区           - 森林植被 1处
景源分类        - 生景 -- 古树名木 2处
- 风物 -- 民居村寨 4处
- 人文景观 -    - 民族民俗 2处
- 胜迹 -- 遗址遗迹 1处


第四章 风景名胜资源价值与分级
一、景源价值
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景源类型多,品位高,组合好,景观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良,规模容量适中。以喀斯特地貌为基础,以穿洞群景观为代表,集峡谷河流、原生植被、苗族文化及风土人情景观于一体,具有雄奇、险峻、幽深、旷野、神秘、壮阔、秀美、古朴的特点。具有重要的观赏、文化及科学价值,具有国家重点保护价值和地方代表性作用,在国内外有吸引力。


1、观赏价值
① 典型性
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地处贵州高原南部向广西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断层地带,碳酸盐岩层广泛分布,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裸露型岩溶中山低山盆谷区。风景名胜区内喀斯特地貌类型发育齐全,古生物化石地质剖面较多。大穿洞与望天洞、穿上洞浑然一体,雄奇壮观,国内外罕见,其高度、宽度、长度规模宏大。大穿洞口高116米,宽25米;望天洞天窗高370米,宽200米;穿上洞厅高50米,宽70米,长137米。响水洞是世界上已知最深的地下河竖井天坑,深达216米。苗厅是世界上第二大喀斯特洞厅,面积达11.6万平方米。盲谷由古地下河发育变迁遗址和原始森林组景而成,形态奇特,原始生态环境系统保存完好。大河、夹山一带,奇峰林立,翠竹掩舍,碧水中流,轻舟渔歌,有着世外桃源般的风景环境。这些风景资源的观赏价值非常突出,是国内外喀斯特景观的典型代表。


② 稀有性
本风景名胜区不仅具有国内外典型的岩溶穿洞群自然景观,还有保持着原汁原味的人文景观、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植物种及独特的生态环境系统。中洞人家被称为人类最后的穴居部落,生活方式仍沿袭传统习俗,这一独特的人文与自然的复合景观在国内外十分罕见。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带玉兜兰、硬叶兜兰,二级保护植物有榉树、红椿、旱莲、鹅掌楸、红豆杉,稀有植物有棕竹、方竹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猕猴、大灵猫、猴面鹰、黑熊、红腹锦鸡等。大穿洞片区保存的盲谷凹地原始森林、竹林寨周围的高山洼地森林和大河片区的峡谷河岸斜坡森林是非常珍贵的生物、生态多样性与环境所在地。


③ 多样性
本风景名胜区不仅喀斯特景观奇特壮美,而且苗族文化源远流长,类型丰富多样,景观质量较高,组合关系良好。其具有代表性的30处风景资源中自然景观包括地景、水景、生景3个种类层及岩溶洞厅、岩溶天窗、岩溶天坑、峡谷崖壁、峡谷河流、奇峰异石、洲岛屿礁、天然湖泊、森林植被、古树名木等10个形态层。人文景观包括风物、胜迹2个种类层及民居村寨、民族民俗、遗址遗迹等3个形态层。在这里,以穿洞和峡谷为代表的自然景观的生机野趣和以苗族村寨为依托的人文景观的盎然古意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风景图画。


④ 完整性
本风景名胜区地处乡郊野外,人烟稀少,基本处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原生状态,核心保护区内居民很少,景观完整性好。2000年2月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后,成立了风景名胜区管理处,遵循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编制了总体规划,落实了保护培育的具体措施。将岩溶洞厅、水体环境、山石地貌、林木植被、民俗文化等作为当前保护的主要对象,保护自然景观特色和科学文化价值,保护其完整性。


2、科学价值
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以高原斜坡区喀斯特地貌为基础,在研究洞穴地质、水文河流、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科普教育意义。


① 洞穴地质
本风景名胜区的喀斯特洞穴在高原层面上经历了潜流洞穴渗流洞穴干涸洞穴阶段的演化,形成盲谷凹地或穿洞天桥。其洞穴洞道水平且具有成层性,这一特征反映洞穴发育受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间歇性抬升以及喀斯特河流溯源侵蚀的影响。


② 水文河流
本风景名胜区在斜坡峡谷区的格凸河有着复杂多变的地下水文系统,制约岩溶发育的排泄基准断面下降,经历洞穴伏流洞穴天窗峡谷天桥峡谷明流的演变阶段。大小穿洞内形成跌水、瀑布的钙华坝是薄水效应的产物,响水洞的暗河袭夺使得苗厅呈河漫滩地下河通道,苗厅里面有独特的虹吸管流现象,这些是研究暗河伏流发育变迁的典型实例。


③ 生态系统
本风景名胜区分布有盲谷凹地原始森林、竹林寨周围的高山洼地森林、大河夹山一带的峡谷河岸斜坡森林,由于受陡岩绝壁地形所限,森林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等植被原生性保存完好。它的特点和价值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多样性和脆弱性,是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天然博物馆。


3、文化价值
紫云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县内居住着全国三大苗族语言系、八个土语、十五种苗族同胞,他们的语言、文字、服饰、歌舞、节庆、习俗都不尽相同,蕴藏着丰富内涵和历史渊源。洞葬悬棺、中洞人家、储粮圆仓、吊脚楼等丰富的人文资源都保持着原始魅力和独特风情,其价值在于浓郁纯朴的传统习俗文化与绮丽优美的自然风景环境有机融合形成的独特风貌,是研究苗族文化和社会的理想之地。


4、保健价值
本风景名胜区气候温和宜人,海拔高度适中,地处乡郊野外,水质清洁,空气清新,土壤、植被未受污染,自然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很适合开展生态旅游和休、疗养度假活动。格凸河沿岸从星星峡到天星洞,从大河到夹山,从盲谷到竹林寨的森林植被环境较好,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很高,浓度可达每立方米二万多个,相当于城市生活环境的几百倍。有许多树木能分泌出被称为植物杀菌的挥发性物质,如丁香酚、天竺葵油,柠檬油等,这些微生物能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在医疗保健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和利用价值。


5、游憩价值
本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风景名胜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在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随着对外交通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的改善,其服务范围从本地、本省逐步辐射到全国各地。节假日到格凸河,穿行溶洞,攀登盲谷,留连苗厅,泛舟峡谷,乘兴漂流,探入深潭、浅滩戏水,悬棺寻古,中洞暇思,竹林漫步,闲亭稍憩,返朴归真,情趣盎然,心旷神怡。


二、评价体系
1、评价依据
① 景点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及分布和环境规模。
② 自然环境质量。
③ 开发利用条件。
其中以前两项为主要依据,进行综合评定。


2、评价方法
在现场踏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定性概括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根据风景名胜资源的类别及组合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单元和指标层次,其权重分析是依据评价对象的特征和评价目标的需求确定的。


对景点景物的评价,一般从景源价值、环境水平、利用条件、规模范围等四个综合评价层入手,采用综合评分来评定等级。其中景源价值是综合评价层的主要指标,包括观赏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保健价值、游憩价值等五个项目评价层。观赏价值又包括典型性、稀有性、多样性、完整性等四个因子评价层。


不同的景源类型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自然景源以审美要求为主,突出其游览观赏价值,人文景源主要体现其历史文化价值。因此其评分要素及权重比例也有所不同,力求科学准确地反映其内在价值,具体指标详见下表。


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资源综合评价指标层次表
综合评价层 权重 项目评价层 分值 因 子 评 价 层
景源价值 70分 观赏价值 40(30) 典型性、稀有性、多样性、完整性
科学价值 10(10) 科研值、科普值、科教值
文化价值 5(20) 年代值、知名度、人文值
保健价值 5(0) 生理值、心理值、应用值
游憩价值 10(10) 功利性、舒适度、承受力
环境水平 15分 生态特征 5 种类值、结构值、功能值
环境质量 6 要素值、等级值、灾变率
设施状况 2 水 电、管 网、环 保
监护管理 2 机 能、法 规、机 构
利用条件 10分 交通通讯 4 便 捷、可 靠、效 能
食宿接待 2 能 力、标 准、规 模
客源市场 2 分 布、结 构、消 费
运营管理 2 职 能、经 济、社 会
规模范围 5分 范围面积 2 注:分值一栏中括号前的是自然景源的分值,括号内的是人文景源的分值。
空间体量 1
游人容量 2
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景源综合评价分级表
编号 景源分布 景源名称 类 型 特 征 综合
评分 评定
级别
1 妖 岩
片 区 岜易河谷 地景峡谷河流 61 三级
2 妖 岩 寨 风物民居村寨 69 三级
3 喀斯特裸岩 地景奇峰异石 64 三级
4 星 星 峡 地景峡谷崖壁 73 二级
5 打锣寨沙洲 地景洲岛屿礁 62 三级
6 红豆杉林 生景古树名木 70 二级
7 方 竹 林 生景古树名木 66 三级
8 天生桥洞棺葬 胜迹遗址遗迹 75 二级
9 大 河
片 区 天 星 洞 地景岩溶洞厅 65 三级
10 大河峡谷 地景峡谷河流 68 三级
11 大河苗寨 风物民居村寨
78 二级
12 苗 王 剑 地景奇峰异石 63 三级
13 变 色 湖 水景天然湖泊
76 二级
14 夹山孤峰 地景奇峰异石 62 三级
15 夹山一线天 地景峡谷崖壁 71 二级
紫云格凸河穿洞风景名胜区景源综合评价分级表
编号 景源分布 景源名称 类 型 特 征 综合
评分 评定
级别
16 大穿洞
片 区
大 穿 洞 地景岩溶洞厅 91 特级
17 望 天 洞 地景岩溶天窗 81 一级
18 穿 上 洞 地景岩溶洞厅 77 二级
19 盲  谷 地景峡谷崖壁 86 一级
20 盲谷原始森林 生景森林植被 79 二级
21 竹 林 寨 风物民居村寨 74 二级
22 脚 杆 寨 风物民族民俗 63 三级
23 响 水 洞 地景岩溶天坑 85 一级
24 格 井 洞 地景岩溶洞厅 67 三级
25 格 井 村 风物民居村寨 65 三级
26 小穿洞
片 区
小 穿 洞 地景岩溶洞厅 68 三级
27 苗  厅 地景岩溶洞厅 82 一级
28 中洞人家 风物民族民俗 78 二级
29 下 穿 洞 地景岩溶洞厅 72 二级
30 鼠场河峡谷 地景峡谷崖壁 66 三级


三、评分定级
根据风景名胜资源不同层次评价指标的分值和吸引力范围,分为四个等级。其中特级景源应具有珍贵、独特、世界遗产价值和意义,有世界奇迹般的吸引力;一级景源具有名贵、罕见、国家重点保护和国家代表作用,在国内外著名和有国际吸引力;二级景源具有重要、特殊、省级重点保护价值和地方代表性作用,在省内外闻名和有省际吸引力;三级景源具有一定价值和旅游线辅助作用,有市县级保护价值和相关地区的吸引力。


对本风景名胜区的30处景源进行综合评分,结果详见上表。评出总分在90100分的大穿洞为特级景源;8089分的盲谷、响水洞、苗厅、望天洞等4处为一级景源;7079分的盲谷原始森林、中洞人家、大河苗寨、穿上洞、变色湖、天生桥洞棺葬、竹林寨、星星峡、下穿洞、夹山一线天、红豆杉等11处为二级景源;6069分的为三级景源,有妖岩寨、大河峡谷、小穿洞、格井洞、方竹林、鼠场河峡谷、天星洞、格井村、喀斯特裸岩、苗王剑、脚杆寨、打锣寨沙洲、夹山孤峰、岜易河谷等14处。其中特级、一级共5处,占16.7%;二级占36.7%;三级占53.4%。


第五章 自然环境质量评述
一、水体环境
格凸河是紫云自治县境内最大最长的河流,其支流有大屯河、座马河、坝羊河、小牛场河、乌龙河、猴场河等。格凸河发源于长顺县,经安顺市以伏流入境,流经黄土、猫营、牛场坡、座马河、板当、克卜、克混、岩脚、坝寨、红岩、打郎等地出境,流入罗甸县。全河流域面积2448平方公里,全长144.2公里,其中县内流域面积1358平方公里,河长91公里,末段24公里为紫云与长顺两县的界河。流经县境内天然落差448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21.3立方米。格凸河流域地处中三迭统边阳组石英砂岩、钙质砂岩和泥炭岩地区,水土保持较好,不属于麻山腹地水土流失地区。由于河流都是山区雨源型河流,自身净化能力强,水质无污染,水体环境较好。


二、土壤地貌
紫云属于黄壤分布地带,主要有地带性黄壤和非地带石灰土、水稻土及少量的潮土、山地黄棕壤、紫色土、红壤等七个土类。在本风景名胜区内,岜易至克混地带的出露岩石为灰岩、白云质灰岩,大河至穿洞地带的出露岩石为厚层灰岩。本风景名胜区内的土壤一般为黄土壤,大部分是峰丛谷地,有部分砂岩裸露,土地垦植率较高,易风化冲刷,要禁止开山采石、选矿冶炼和挖砂取土。


三、空气质量
紫云自治县工业和交通欠发达,工业废气、粉尘和汽车尾气排放量很小,对大气环境影响很小。要控制煤烟污染,改善能源结构,推广使用煤气和沼气,确保空气环境质量。本风景区地处乡镇郊外,无工矿企业,空气新鲜。尤其是峡谷临水区域,植被绿化好,空气中负氧离子多,适宜开展旅游活动。


四、林木植被
紫云自治县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类型多样,气候温和宜人,植物资源丰富,分布的树种为暖性针叶树及常绿或落叶阔叶树。在本风景名胜区内的峰丛谷地、洼地、岩地上部以藤刺和半乔木、岩灌为主,下部则生长漆树、棕树等经济林及椿、楸等阔叶用材林树木,现有林木植被覆盖率在40%以上。在盲谷、竹林寨一带保存有原始森林植被,在星星峡下游有十多棵红豆杉树和大片方竹林。要有针对性地保护好原生植被和古树名木,有计划地实施封山育林和植树造林,加强风景林和经济林的建设,培育乡土树种,营造植物景观。


水、土、气、植被状况是评价风景名胜区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这里的气候温和宜人,水体环境、空气质量和林木植被状况较好,土壤地貌基本稳定,自然环境质量良好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资讯

公司 个人 团队

享游享玩官方微信

旅游或者合作都可撩

  • 业务经理-企业微信

享游享玩官网电话

官方客服电话放心拨号

13007836526
~拨打了才能解决您的问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