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梵净山麓的江口县,这里有着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民风淳朴的中国土家第一村云舍、怒溪十里画廊大湾古寨、桃映漆树坪羌寨,喝一碗拦路米酒,做一次哭嫁新娘你会情不自禁地溶入古来羌巴人的历史民俗文化之中。
拦门咂酒、哭嫁上梁用前世的意,今生的情,为你弹奏悠扬的曲,丝丝韵韵,余音不绝,令音符如花辦情怀,圆润轻柔,情切意绵,弹奏成千载不变的主题;
敲锣打鼓,山歌对唱用呼吸的风,轻吹动你,为你伴着爱恋的音,叮叮当当,悠悠载传,使心情如脱缰之马,激隋奔放,潇洒舞步,跳跃到能听的每个角落;
古法造纸,神泉龙塘做你书边的彩笺,把一卷长长的记忆,化成静静地等候,等你信手的涂抹,望你豪情的泼墨,、为能看到你不经意泄露的心事,化作一曲千古的绝唱而所有一切,将梵净山区的民族村寨,渲染得犹如一幅蕴涵浓郁民族风情的美丽画卷,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宾客。
自第八届中国梵净山文化旅游 .节举办以来,以梵净山为龙头的梵天净土.桃源铜仁之美被推向全世界之后,慕名而至的中外游客与曰俱增,客舍爆满。有着中国土家第一村的云舍更是游客云集,其中不乏来自日本、法国的外国朋友,如今这里已形成 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乡村旅游模式一一云舍模式。云舍民族文化旅游村已被列为全国首批30个中国乡村旅游文化示范地。
江口不仅山清水秀,还有着深厚文化底蕴!成都游客冷启芬这样概括。
这只是江口县以云舍村为代表积极挖掘民族民间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缩影!
县委书记冉晓东一语道出了近年来梵净山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迅猛,其旅游产业高歌猛进的乐章里,高扬着文化这条主旋律!
以大项目拉动旅游业大发展
中国上家第一村,抢婚偷偷气,娘亲;巴笛悠悠传千古,唢呐声声送巴韵;情意绵绵咂酒香,白石莹莹像征神;绣花针针织人生,巴姑妹崽话巴人走进梵净山麓的江口县,这里有着依山傍水,错落有致,民风淳朴的中国土家第一村云舍、怒溪十里画廊大湾古寨、桃映漆树坪羌寨,对一首土家情歌,喝一碗拦路米酒,吃一顿农家乐饭,做一次哭嫁新娘,观一回古法造纸作坊,抚一涤神龙潭水,在甜甜的祝酒歌中,你会情不自禁地溶入古来羌巴人的历史民俗文化之中。
铜仁地区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文化旅游的重新定位,使江口县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明媚的春天!
工程投资1.8亿元、全长3100米、设计曰运载游客量1万余人<次)的梵净山索道工程于2009年4月28日正式运营;投资2亿元的江口县省溪司上司文化城目前进入规划设计;投资4.61'7,多元、占地面积57000平方米的梵净山佛教文化苑目前完成金殿主体工程;黑湾河旅游商务小区进入实施。
江口正举全县之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推进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将梵净山景区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至太平河景区创建为国家AAAA级景区;县城、黑湾河休闲渡假区完成3家4星级宾馆建设,梵净山至太平河景区具备4500个宾馆床位;实现年接待游客量1 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水平达6.2亿元;旅游创地方财税4000万元;计划用3年时间实现创贵州省旅游大县、旅游强县目标。
铜仁地委、行署提出以梵净山为龙头,构建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梵净山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圈,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这一战略思路的明确,对江口县来说,是一次干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县长袁刚向记者道出了破题之路,我们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农业围绕旅游业调整、工业围绕旅游业发展、三产围绕旅游业兴旺、城镇围绕旅游业建设、基础围绕旅游业夯实、观念围绕旅游业转变的旅游兴民、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和一业带三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点,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快速增升,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
如何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跨越?该县对旅游业发展有了准确定位。确定了14个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拟投资人民币6。5亿元;围绕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武陵之岿.生态江口旅游形象定位,主打梵净山品牌,主推梵净山产品,不断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发挥出品牌效应。
一是围绕梵净山品牌,着力做好山水、寺庙、村寨文化。强力打造两点(县城、梵净山)一线(太平河)景区景点,协助完成梵净山环线公路建设,对县城和太平河沿线的房屋立面进行总体规划,整体设计,以突出江口风格;同时加快云舍等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全力推进梵净山佛教文化苑、龙泉寺、生态植物园等旅游项目建设。为提高接待能力,将改扩建和新建2-3个星级宾馆。二是加大对外宣传,主推梵净山产品,扩大梵净山知名度。继续加强与凤凰、张家界、黔东南等地的区域合作关系,加大与知名媒体和旅游企业的合作关系,通过产品包装、宣传推荐、联合对外促销等方式,不断提高该县年度入境旅游人次;同时科学编制旅游商品开发规划,加快玉带石、豆腐干、国画石、金钱杆等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提高商品档次和附加值。
以乡村旅游作为大卖点
在地委行署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旅游活区、 以中国梵净山为龙头。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战略思想指导下,江口逐步打造和退出其它自然风貌的旅游产品,重点突出乡村旅游建设,塑造精品形象,扩展旅游市场,实现了乡村旅游稳固快速发展,加快了全县新农村发展进程。2009年,乡村旅游接待中外游客18.2万人次,总收入1456万元。
由于 云舍效应,梵净山区民间兴办旅游悄然升温,鱼粮溪、梭家寨、桃花沟、平落寨、桃映漆树坪、怒溪巴入古寨大湾等村寨,相继成立了农民旅游开发协会,正与旅游局联手开发鱼粮溪露营基地、 平落干亩桃园、 梭家寨苗女风情、 十里画廊巴人古寨大湾 中国尔玛民族文化村等乡村旅游项目,全县形成了人人谈旅游,个个知旅游,处处办旅游的大旅游氛围。2007年,江口县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县。该县投入旅游基础设施资金1324万元,对村寨道路、桥梁、人畜饮水、照明、公厕、古建筑、环境卫生、通讯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和靓化。目前,太平河沿线有云舍、盘溪、寨抱3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的不断壮大,为实现江口旅游强县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搞旅游产业开发。近年来,江口县按照一山一河一村三文化 一业带三化的旅游发展思路,以神奇的原始生态文化、悠长的佛教文化、神秘的民俗文化为载体打造旅游精品,丰富了全县旅游文化内涵。
外塑旅游产业形象。根据地委、行署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战略举措,江口县制定了近三年的对外宣传行动计划。近年来,该县在文化旅游招商上取得显著成绩,共引进十多亿元打造梵净山旅游。
目前,江口县正围绕 一业带三化 旅游经济发展思路,争创全省文明、卫生城市、旅游示范县城、中国园林城市,努力打造诚信江口、法制江口、安全江口、开放江口、文明江口新形象和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
江口,一个最适宜人居的地方,正成为中外游客的想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