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展以来,在中央、省委、市委、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百里杜鹃管理区人社局、发改局、移民局、扶贫办等多部门协调指导各乡(街道、管理区),强化就业培训服务体系建设,逐户跟踪服务就业培训,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实现更充分就业,持续巩固拓展就业扶贫成果。
多措并举,一户一人就业“全覆盖”。通过转移区外、就近就业、周边产业吸纳、“十大员”托底等方式,确保一户一人以上就业,持续巩固拓展就业扶贫成果。协调各安置点周边建筑业、旅游服务业、农特产品生产加工、酒店、农家客栈等民营企业若干家、国有企业3家,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支持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全区6个安置点截至目前已入住易地扶贫搬迁户452户(其中有劳动力家庭422户),共有2031人(其中有劳动力人员1022人),已实现就业946人,就业率为92.56%,其中省外就业342人、县外省内就业149人、县内就业455人(其中“十大员”托底安置189人),取得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阶段性成果。
完善体系,推动政策服务“零距离”。在全区6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就业服务中心,由安置点所在社区明确人员,通过入户走访、入户张贴二维码、召开群众座谈会、发放宣传册、微信群宣传、打电话、微信联系等方式,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推荐、就业指导、培训动员、补贴申报等全覆盖、面对面、“零距离”服务。今年以来,实地走访搬迁群众累计700余人次,帮助搬迁群众推荐就业岗位590个,实现就业139人次,宣传动员搬迁群众申请代办一次性创业补贴3人次、场所租赁补贴2人次。
加强培训,帮助搬迁群众“常充电”。常态落实四结合机制开展技能培训,坚持群众“点单”与政府“买单”相结合,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坚持“中长期”与“短平快”相结合,坚持发展产业与促进就业相结合,帮助搬迁群众常态“充电”,提升就业竞争力。截至目前累计培训660人次,培训后实现就业创业349人,有效促进搬迁劳动力家庭全部实现“一户一人”以上就业。比如,建档立卡脱贫户金坡乡邓彩艳、大水乡高潮安置点李甲银,通过自费培训挖掘机、汽车驾驶技术后申请到培训直补补贴,目前2人都在工地上开挖掘机,月收入5000元左右,有效巩固了就业扶贫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