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1000亿,面积120平方公里,包括黄果树瀑布、龙宫、天龙屯堡等
昨天上午,一场名为“《国家开发银行支持贵州黄果树集团公司发展规划》汇报会”在安顺举行。根据规划,将投资千亿元,打造贵州第一个国家公园——黄果树国家公园。
黄果树旅游“洗牌重组”
今年4月28日,一条有关黄果树和海航集团、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的消息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这天,黄果树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组协议在贵阳签订。海航(贵州)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和安顺市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三方签订了协议。增资扩股后,以上三方持有黄果树旅游集团的股权比例分别为50%、25%和25%。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筹建于1977年,1980年6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了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理处,1982年8月被国务院定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9年4月28日,根据省政府关于理顺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的决定,撤销管理处,成立了贵州黄果树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同时,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工管委成立。
到2008年,经过股权变更,黄果树旅游集团公司股权结构为:贵州省开发投资公司拥有49%的股份,安顺市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拥有31%的股份,镇宁自治县及关岭自治县国资公司各拥有股份10%。
海航集团成为持有黄果树旅游集团公司50%股份的最大股东后透露,三年内投资100亿,全面参与黄果树旅游景区的开发和建设。
“泛黄果树”概念的形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黄果树景区虽然游客量每年都在递增,但由于周围再无其他吸引物,游客均“浅观辄止”,因此“门票经济”始终困扰着黄果树,黄果树的发展面临着向休闲度假深度游转型升级。
今年1月9日,由国际著名规划大师美国UI公司总裁托马斯编制的《黄果树国家公园愿景规划》通过专家评审,第一次提出了“黄果树国家公园”的概念。黄果树国家公园包括黄果树、龙宫、天龙屯堡、关岭化石公园、霸陵河大桥等12个景区(点)共120平方公里的范畴。由此,黄果树不再是一个点,成了代表一个区域的“泛黄果树”。
与此同时,今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贵州分行主动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相关专家,为黄果树旅游集团公司编制的规划形成,这让10余年来没有制订发展规划的黄果树旅游集团公司终于结束了没有发展规划的历史。
规划中的近期目标是,“十二五”末,年销售额实现5亿、利润实现5000万,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形象和品牌认知力的贵州最具影响力的旅游上市公司;中期目标为,“十三五”末,年销售实现10亿,利润实现1亿。
国家公园建设“不差钱”
发展规划中还提出,投资逾1000亿元,打造贵州省第一个国家公园——黄果树国家公园。
1000亿!这笔资金从何而来?
昨天,仅仅为了一个旅游公司的发展规划,安顺市委书记陈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周建琨,副市长王庭恺也来到了热烈的会场。
而且,会议还吸引来了国家开发银行、工行、建行、农行、中国进出口银行、贵阳市商业银行、中国银行等7家银行的相关负责人。
“钱不是大问题,思路决定出路。”省旅游局副局长李三旗的这句话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共鸣。安顺市委书记陈坚在发言中说,此前,安顺在一些项目上因为没有好的思路,银行根本不愿意贷款,他说,如果有了好的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安顺不差钱!”
国家开发银行贵州分行表示,下一步,银行将充分发挥开行全牌照经营银行的优势,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需求,为黄果树国家公园项目建设提供债、贷、投等全方位金融服务。此外,各大银行相关负责人在发言中表示,非常看好黄果树旅游业美好的未来,愿意为黄果树国家公园的建设做好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