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6省市‘新起点·新长征 开放合作省际行”大型采访活动于近日拉开帷幕,这次大型采访活动的范围重点选取地域贴近性近、产业关联面强、发展相似度高的贵州、广西、云南、四川、重庆、湖南6个省市区。广西新闻网记者也随同此次参访团,深入贵州企业、工业园区等,寻找“石头”。
多年来,黄果树景区作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5A级景区,一直是贵州省旅游界的领跑者和金字招牌,景区的各方面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快速推进,已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智慧旅游”数据平台手机端口,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查看到景区相关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
作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5A级景区,黄果树景区多年来一直是贵州省旅游界的领跑者和金字招牌,景区的各方面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快速推进,已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有力地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如何快速进行推广网络营销和高效信息化管理手段成为黄果树旅游行业新起点腾飞的重要推动因素。
2月22日,广西新闻网记者在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景区信息监控中心看到,数十块高清显示屏实时监控着景区重要区域。显示屏上,不少画面显示的是景区内著名景点的游客游览来往、景点流转等影像。
监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景区智能可视化监控系统中心是整个景区的指挥调度中心,通过分布在景区的188个高清监控摄像头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景区实时情况,确保景区调度能发出及时、准确的调度指令。这套监控系统,其实就是景区打造“黄果树数字化景区”的一部分,实现了全程“智能管控”,“如果某个监控点区域有游客不小心摔倒了,监控点下的智能语音系统会立即启动,在监控室值班的工作人员可以立即开启与现场对接的语音对话,询问游客情况,是否需要帮助,并同时发出指令,附近驻点或者巡逻的景区管理员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
记者了解到,黄果树景区经过景区数字化、酒店管理、客票门禁、电子商务等业务系统的建设,企业数字化已初具规模,初见成效。
景区领导层深刻认识到,智慧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也是当前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求,加大对智慧旅游技术、应用和模式的研发,加强智慧旅游相关人才的培养,有利于黄果树在旅游产业格局中占据竞争优势,有利于提升黄果树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黄果树景区从内部信息化走向互联网,从单纯的信息管理走向以服务为本的协同一体化服务,做到四上(手上,桌上,车上,路上)全程服务。游客或用户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咨询平台、手机等便可查看信息或咨询、旅游、商务会议,将景区旅游、历史文化教育、学习、工作、咨询等等融合一体,最终形成以公众服务为核心的一体化景区数字中心。
为此,黄果树景区从2013年2月开始分别与中国电信、联通合作,采用以租代建方式,累计投入500余万元,实施黄果树景区智慧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黄果树景区基础信息传输高速公路大范围覆盖,第一期目标是实现以黄果树新城、黄果树大瀑布景区、陡坡塘景区、天星桥景区接入光纤骨干网,无线通讯基站多点覆盖大部分景区,为景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营销及服务提供基础数据传输保障。
2013年6月,以黄果树旅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多彩贵州风、浙江深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注册成立贵州黄果树智慧旅游有限公司,其目的是以黄果树景区作为贵州旅游龙头的地位,多彩贵州风在贵州民族文化表演的优势,浙江深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数字化景区与智慧景区系统整体研发推广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景区+文化+技术的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搭建贵州旅游区域电子商务总平台。
平台首先是以黄果树景区为中心,整合安顺当地旅游资源,打造安顺旅游目的地一站式宣传、营销、接待、服务,提升安顺市旅游品质,并最终将平台业务向贵州全省覆盖,实现贵州省旅游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并且突破景区的传统营销体系,以网络营销为主要手段开展与在线OTA分销商合作,扩展景区销售渠道,同时不断加大景区在新浪、腾讯微薄、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和宣传力度,使得景区的营销更精准,对市场的反应更快速。
贵州省安顺市旅游局局长顾新蔚向广西新闻网记者表示,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确定为智慧旅游年,贵州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着力打造智慧旅游。今后,黄果树景区的数字化建设程度将向更加高层次推进。
2月22日,广西新闻网记者在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景区信息监控中心看到,数十块高清显示屏实时监控着景区重要区域。显示屏上,不少画面显示的是景区内著名景点的游客游览来往、景点流转等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