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军革命图画
1、首先在手抄报上方画出粗大的主题字,主题下面画上一辆消防车,要画出车上的消防梯、水管等。
2、左下角画一个消防栓,顺着消防栓在消防车下面画一个方框,右上角也画出一个边框,旁边画上一些装饰物。
3、手抄报中间画一个消防员,画出双脚叉开、双手作战斗状的样子,消防员右边再画一个花边框,用红色给主题字涂上颜色。
4、消防车车身涂上红色,车窗涂成蓝色,车轮、水管等涂上相应的颜色,用暗红色和红色涂消防栓,土黄色、橙色和紫色涂三个边框的边。
5、接下来我们把消防员的衣服涂上橙色和黄色,脸和手涂上肤色,鞋子用黑色来涂。
6、用浅绿色来填充背景,然后背景画上各种装饰物,最后把边框里面画上横线,一份简单的119消防安全手抄报就完成啦。
2. 红军革命图画大全
1、由王希孟的《江山千里图》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透视特点。 此画全长十二米,为全景青绿山水,气势庞大,构图严谨。充分运用“平远”、“高远”、“深远”的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崇山峻岭,岗阜幽壑,飞瀑Ji流。把千里山川河流人物房宇车船等等,集中概括的有条不紊的组成一副长卷 即不重复拖沓,又能连贯一气,充分体现中国画散点透视的优点。使观者超越视点视线的限制,尽情纵览俯视大地壮丽山河,
3. 红军革命故事图画
首先画出赛车的车轮廓,然后再画出前后两个车轮、车灯、车座。在车后画上尾翼,整个轮廓看起来较尖非常帅气。结车上深绿色,在车身中间闪电格涂黄色。车灯、车档风及尾翼上红色。赛车儿童画完成。
4. 红军 图画
油画作品《井冈山会师》描绘的是毛泽东同志带领队伍欢迎朱德同志率领的南昌起义队伍时的情景。油画的作者王式廓先生是中国近代以来画坛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教育家。
这幅《井冈山会师》从构图上来讲是用低视平线的方法,突出两位领袖他们那种伟岸的身材和这个伟大的瞬间,和即将握手的那样一种空间的场景。
朱德带的部队山下往山上走,意味着他历经千辛万苦带着这支部队最后上山来找毛泽东,尽管现实砻市是一个平地,艺术家为了表达上山,画出了一定的坡度。时间上表现的是朝霞,这种光线的设计是对革命意义是非常清楚的,王式廓达到他油画艺术创作的高峰,也体现在他的用笔和用色上一次到位。画面里两位领袖即将握手的瞬间,也是一种动态的诠释,两人神态的交流,也为这段峥嵘岁月让我们觉得内心波澜起伏。
5. 红军革命素描图片
制作红色绘画本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总的来说,需要以下步骤:1. 准备材料:红色硬壳笔记本、绘画用红色颜料、画笔等;2. 在笔记本的每一页上面涂上一层红色颜料,待其干透后可以再涂一遍增加颜色的深度;3. 在涂好颜料的页面上,可以做一些涂鸦、素描、水彩等绘画作品,并可以使用白色画笔或者白色水彩染色笔勾画出绘画的轮廓;4. 在绘画作品完成后,可以利用细致的文字或箴言来点缀和注释绘画作品;5.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保持专注和耐心,并注意保持笔记本的整洁和美观。除了上述的方法,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兴趣开展更多样化的创作方式,以此打造属于自己的一本红色绘画本。
6. 红军革命绘画作品
1/8
首先画一个小点的圆作雪人的脑袋。
2/8
在脑袋上画上雪人额帽子。
3/8
添加圆圆的眼睛和尖尖的鼻子。
4/8
给雪人画上围巾。
5/8
画一个较大的圆作雪人的身体。
6/8
用红色和黑色进行上色处理。
7/8
用深灰色画一根树枝作雪人的手臂。
8/8
最后添加文字“大雪”,画上一朵雪花。
7. 红军革命根据地图片
最开始是井冈山根据地。最后是陕北根据地
8. 红军图画手绘
茅台1935瓶身上的手绘图描绘的是茅酒之源、川盐走贵州、茅台酿造工艺等赤水河畔的市井百态。瓶身印章是“茅酒之源”,顶部有茅台LOGO印记,总结来说,更加突出“茅台”的属性。该酒是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品饮雅鉴级产品,是茅台酱香中的重量级成员。该酒的外盒、外箱上有条形码,属于公开上市的流通产品,市场指导价为1188元。
遵义1935印刷的是遵义会议会址图案,突出遵义会议及伟大的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历史背景。而且遵义1935酒,外包装上都没有条形码,不公开发售,属于单位定制酒。
9. 红军绘画
《红星画报》是由红军总政治部红星社编辑出版的第一份画报,在战火纷飞的战争环境中,《红星画报》像一颗璀璨的红星闪耀在红军战士的心头,成为宣传共产党和红军政策的重要阵地,更是启发教育红军战士的良好教材。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画报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当时,人民群众和红军官兵识字的不多,要让他们了解和接受党的主张,懂得为人民扛枪打仗的道理,就要用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因而,以画为主、文字简短、形象直观的读物,特别是画报,最为广大群众和红军官兵喜闻乐见。
1929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明确要求:“军政治部宣传科的艺术股,应该充实起来,出版石印的或油印的画报。为了充实军艺股,应该把全军绘画人才集中工作。”红军画报就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1932年12月,由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红星社编辑出版的《红星画报》创刊。该画报原定为半月刊,因战事频繁,实际上成为不定期画刊。封面绝大多数采用红黑和红蓝套印,32开版面,绘图石印本,每期发行8000—10000册。它的宗旨十分明确:“要成为启发教育红色战士的良好材料,要成为宣传苏维埃一切策略主张的喇叭。”为此,画报设马列理论及党的方针政策、战况报道、国际共运、军事技术、生活小常识等丰富多彩的栏目。其不仅以生动形象的画面,介绍军事理论及投弹、挖战壕、拼刺刀等军事技术,告诉战士们脚冷了不要马上烤火,脚打泡了如何处理等小常识,还以识字课、歌曲、组字画、猜字谜、漫画等形式丰富官兵的文化生活。在画报第七期上有一幅名为《支部应成为游击队火车头》的宣传画,它形象、生动地宣传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带头作用,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反映这一题材的经典作品。
画报上还刊登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在部队中广为传唱,鼓舞了部队的士气。《山地行军歌》写道:“我们都是无敌的红军,爬高山如平地,奋勇前进,哪怕它峰高坡陡,坑深路又小,迈步向前进,不要稍留停,让我们艰苦耐劳,英勇和善战,这一次的胜利必定属我们!”这首歌充分体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红军正是凭借这种精神,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取得了震惊世界的长征的胜利。
10. 革命红军图片简笔画
雄关漫道真如铁是毛泽东写的,出自《忆秦娥·娄山关》。
《忆秦娥·娄山关》是现代革命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从内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描画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全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体,水乳交融。其篇幅虽短,但雄奇悲壮,气势如虹,寥寥数笔,“份量”很重,像一幅出自大师手笔的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