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度假、爸妈订制出行、一站订团,精品酒店、网红民宿预订,旅游用车、景点门票就来享游享玩。

18690725567

井冈山古迹景点图片(井冈山古迹景点图片大全)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31日
1. 井冈山古迹景点图片大全

1、江西上饶婺源2、三清山旅游景区3、井冈山风景旅游区4、鄱阳湖5、萍乡武功山5湖南有张家界,天门山

2. 井冈山旅游景点图片欣赏

1、五指峰:五指峰位于茨坪西南面六公里处,因峰峦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合,海拔1438米。

2、金蟾望月:走进江西井冈山杜鹃山景区(即改名前的笔架山)里,在一片杜鹃密林处,有几块巨石,前后斜立,形态酷似黑框金蟾,日夜抬头望天,人们称其为“金蟾望月”石,是笔架山美景之一。

3、大小五井:井冈山有五井,指五个位于群山环绕、宛若井状的山间盆地村庄,即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

3. 井冈山风景区主要景点有哪些图片

1、五指峰是井冈山主峰,因山峰并列如五指而得名,也是井冈山的象征。第四套的百元人民币背景图就是取自五指峰的形象,如果还有珍藏的第四套百元人民币,对照一番也别有一番情趣。五指峰不仅风景如画,还有一座落差约二百米的瀑布,如此的高山流水,为避暑和旅游观光提供了天然场所

2、井冈山龙潭一共有五个,传说是龙王的五个女儿化身而成,风景绝美,更有着“五潭十八瀑,潭潭无俗水,瀑瀑似神女”的说法。龙潭景观是井冈山主打的自然风光,虽然面积不大,但是从山下到山上,枝叶繁茂,空气湿润,尤其是夏天水流量特别大的时候,从崖壁上飞泻而下的水流搭配周围群山的风光,堪称一绝。

3、大井景区是一个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景区,这里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路线,许多的革命历史参观点都在此处,虽然部分是原址复建,但是丝毫不影响文化的底蕴和传承。除人文景观外,大井景区还有着国内罕见的高山田园风光,这里群山万座,古树成林,可以很好的远离喧嚣,享受自然。

4、茂坪景区同样是一个结合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景区,这里不仅有着小桥流水和田园风光,更是拥有着20多处革命旧址,茅坪景区的红色资源是其他地区所没有的,八角楼、毛红军医院旧址等更是让游览至此的游客们感受到真正的红色文化。

4. 井冈山景点有哪些景点图片

井冈山附近还有如下景点:

1、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2、石燕洞风景区;

3大井景区;

4.百竹园;

5、彩虹瀑;

6、五马朝天景区等,井冈山位于湘东、赣西边界处,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美,亚热带森林密布,同纬度地带,生物种类丰富,还是一处红色旅游胜地。谢谢回答完毕

5. 井冈山古迹景点图片大全大图

著名的井冈山

风景秀丽的井冈山

山势险峻的井冈山。

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的革命火种靠什么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实事求是、勇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井冈山斗争是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开始的。在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艰苦奋斗、敢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重要内容。建立革命根据地,离开艰苦奋斗精神是无法实现的。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依靠群众、无私奉献,是井冈山精神在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上的具体体现。在井冈山艰苦创业的过程中,红军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

6. 井冈山景点照片

井冈山十一大风景区中,既布秀丽的自然设观,又有众多的革命人文景观。景区内有革命遗址100余处,其中已对外开放的有30多处,龙市、茅坪景区主要以革命旧居遗址为主体.,开辟红色旅游。井冈山附近的遂川、永新等县,也有不少的红军遗址。茨坪中心景区,除有幽雅的环境,美丽的自然风光外,革命旧居遗址群成为主体,井冈山斗争时期的红军领导机关“井冈山前委”、“湘赣边界特委”、“湘赣边陲工农兵政府”、“红四军军部”以及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徳怀等同志旧居,都设在茨坪。著名的红军五大哨口、大小五井,既是当年的军事要地、主战场,也是主要的游览景点。

井冈山的革命人文景观,是构成井冈山风景名胜资源的重要因素,它与自然景观相互辉映,浑然一体。各个景区内,既有革命纪念地,又荷独特的自然景点,游客既能学革命传统,领略当年红军的风采,又欣赏了自然风光,陶冶了情操。这是井冈山风识名胜区最突出的特点。

7. 井冈山景区游览图

历史

  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井冈山的斗争,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为止,共计两年零四个月,时间虽不长,但为中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尤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冈山斗争革命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其中21处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被列为市级文明保护单位。

  因此,井冈山作为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也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课堂。江泽民、胡锦涛、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到井冈山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

  文化艺术

  这里保留了大量的革命人文景观,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遗址最集中的地方。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有几十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 井冈山的自然景观同样令人叹为观止。景区内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林木蓊郁。

  主要景观的类型有:峰峦、山石、瀑布、溶洞、气象、高山田园风光、次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温泉等八类。具有雄、险、秀、幽、奇的特色。尤以雄险的山势、奇特的飞瀑、磅礴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花而蜚声中外。井冈山上的杜鹃种类繁多,有云锦杜鹃、鹿角杜鹃、猴头杜鹃等约30个名贵品种,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这里独有的珍稀树种“井冈山杜鹃”。它不仅有清新扑鼻的花香,而且还拥有独具一格的“渐变”色,被誉为“杜鹃山”的笔架山是井冈山杜鹃花的最佳观赏点。

  每年四、五月间,各色杜鹃花沿着笔架山山脊两侧竞相开放,在山崖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十里杜鹃长廊,仿如仙境一般。

  革命文化

  革命历史“红”,一直是井冈山文化资源的优势。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如今巍巍五百里井冈山,成为了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井冈山红色旅游的灵魂在于它独特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即它的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以及井冈山精神。它包括无形的和有形的两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类:

  第一,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江泽民同志将井冈山精神高度概括为24个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它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培育出来的革命的民族精神。

  第二,革命歌舞、文艺。红色革命歌舞、文艺作品是革命年代革命者和人民大众精神风貌的反映,它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不息。

  第三,革命故事、传说。我们党和红军在井冈山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如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同志艰苦奋斗,带头参加劳动,如今“毛委员背粮过黄洋界”和“朱德的扁担”等动人的故事仍被人们传诵着。

  第四,革命标语、口号。革命标语、口号如“红军是工人农民的军队”、“要革命的,跟我走”、“只有经过失败考验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做失败时的英雄。”等曾鼓舞了人民为了革命事业前赴后继。

  第五,革命伟人、英雄。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中,井冈山上汇聚了一大批中国革命的杰出领导人和革命英雄。有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膝代远等等。

  第六,革命诗词、歌赋。镌刻在岩石和墙壁之上革命诗词成为了井冈山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如毛泽东的《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等诗词尤其深入人心。

  第七,革命遗址、文物。迄今仍保存完好的革命遗址、旧址有100多处,其中黄洋界保卫战、朱毛会师地、龙江书院等21处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井冈山古迹景点图片大全高清

江西省

即今江西省高安市古称。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瑞州路为瑞州府。府治高安县(在今江西省高安市)。明初领高安、上高(今江西省上高县)二县;新昌(今江西省宜丰县新昌镇)一州。清末领高安、新昌(今江西省宜丰县新昌镇)、上高共3县。1913年废。

另有辽宁省瑞州,在今辽宁省绥中县北。唐置威州,改瑞州,辽置来州归德军,金改为宗州,又改为瑞州,明改置广宁前屯卫,后为绥中县。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高安境内便有人类居住与活动,距今4000多年。1977年江西省博物馆在高安开展下陈遗址调查,首次考证了这一史实;1982年文物普查时,又相继在相城一带发现了矿山、反泉、消水洞、漳浒、山背、严家山等处遗址,其年代略晚于下陈遗址,相当于青铜器时代,即西周至春秋时期。

三朝帝师--朱轼古墓

据已有的文字记载,高安原是古三苗活动之地。春秋时属吴国管辖范围,越灭吴属越。战国时楚灭越属楚。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后,高安属九江郡。汉高祖初改九江郡为淮南国,遂属淮南国豫章郡。

高安建县始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取名建成。建成县管辖的范围相当于今高安、上高、宜丰、万载四县(市)全境和樟树市一部分。

西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改建成县为多聚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恢复旧名;中平年间(184~189年),从建成县划出一部分设置上蔡县(今上高县)。东汉末年,三国鼎立,建成县属孙吴。黄武年间(222~228年),又从建成县、上蔡县分别划出一部分设置宜丰、阳乐(今万载县)两县。

晋及南朝时期,建成县仍属豫章郡。开皇九年(589年),隋朝统一全国,废望蔡(即上蔡),并康乐(即阳乐),宜丰复入建成,是时改豫章郡为洪州,遂属洪州;大业初年(605年),废州复置郡,建成县仍属豫章郡。

高安大观楼

唐朝改郡为州。武德五年(622年),为避太子李建成名讳,改建成为高安。据《太平 寰宇记》载:"地形似高而安,故名"。同时在高安设置靖州,恢复望蔡、宜丰、阳乐三县,增设华阳县,连同高安,五县悉统于州。武德七年(624年),先改名米州,继改名筠州;武德八年(625年)废靖州,将望蔡、宜丰、阳乐,华阳四县并入高安县,隶属洪州。

五代十国时期,高安先属吴政权、后属南唐政权所辖。保大十年(925年)复置筠州,领高安、上高、万载、清江四县,高安是筠州治所。

北宋大平兴国六年(981年),从高安、上高分别划出一部分设置新昌县(今宜丰县)。绍兴十三年(1143年),筠州改名高安郡,五年后复名筠州。宝庆元年(1225年),因"筠"字与理宗赵昀名同音,且恰逢州治后山的碧落堂发现一株十四茎灵芝草,视为祥瑞之兆,乃改筠州为瑞州,高安仍是县名,为瑞州治所。

元朝改州为路,高安归瑞州路治。

明清两朝改路为府,高安归瑞州府治。

民国3年(1914年)全省划为四道,高安隶属庐陵道。民国15年(1926年)废道,高安直属省管。民国21年(1932年),全省划为十三个行政区,高安隶属第一行政区。民国24年(1935年)全省缩为八个行政区,高安隶属第二行政区 。民国28年(1939年)全省扩为十一个行政区,高安仍属第二行政区。民国31年(1942年)全省调整为九个行政区,高安改属第一行政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来自: https://www.5255.net/xianlu/254293.html
相关推荐 Related
推荐景点 Recommend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TEL: 18690725567

微信扫码前往美团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