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土楼介绍?
土楼是闽南兵寨发展而来,在漳州各地都有,福建土楼被冠名客家土楼,这是开玩笑吗
二、介绍福建土楼的英语作文?
首先用英语对福建土楼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渊源进行概括性介绍,用英语对福建土楼的历史由来和在历史中发挥的作用及形成的过程和现在的状态等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描述,最后用英语对福建土楼进行综合评价介绍
三、福建土楼结构介绍50?
土楼的建筑结构,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主体建筑土木结构,非主体建筑即楼内被围合的其他建筑,大多数为砖木结构,或以土坯代替青砖。楼外的附属建筑也是如此。
另外穿斗、抬梁混合式构架结构也是土楼建筑结构中常见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建筑物内部空间可按需要而扩大,按用途灵活安排。
四、福建土楼的作用?
首先是居住,土楼作为楼房的主要作用就是居住功能,家族聚群而居住
御敌,,客家土楼的厚墙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中国传统住宅内向性的极端表现。以常见的4层土楼为例,底层和二层均不辟外窗,三层开一条窄缝,四层大窗,有时四层加设挑台。土墙的薄弱点是入口,加强措施是在硬木厚门上包贴铁皮,门后用横杠抵固,门上置防火水柜。这些全部出于防御要求。
闽、粤、赣3省交界地区早先是一片莽荒,迟至20年代初,仍存留有多处原始森林,虫蛇出没,野兽甚多。在历史上很长时间内,这里不但是“天高皇帝远”,朝迁鞭长莫及,就连福州、广州、南昌这3省都城,也因相处极端、隘坚路险而奈何不得。客家人除了常常遭遇民风强悍的土著袭击外,先后迁移姓氏不同的家族之间也不断发生殊死的械斗。
恶劣的生存环境迫使家客家人极其重视防御,他们将住宅建造成一座易难攻的设防城市,聚族而居。土楼内水井、粮仓、畜圈等生活初级火器时代,土楼使客家人获得了足够的安全保障。在客家人中间,流传着很多在敌人久攻不下,“大楼安然无羔”的故事。
冬暖夏凉的物理性,客家土楼的墙体厚达1.5米左右,从而热天可以防止酷暑进入,冷天可以隔绝洌风侵袭,楼内形成一个夏凉冬暖的小气候。十分奇妙的是,厚实土墙具有其他任何墙体无法相匹的含蓄作用。在闽、粤、赣3省交界地区,年降雨量多达1800毫米,并且往往骤晴骤雨,室外干湿度变化太大。在这咱气候条件下,厚土保持着适宜人体的湿度,环境太干时,它能够自然释放水份;环境太湿时,吸收水份,这种调节作用显然十分益于居民健康。
土楼还有抗震功能,比如说环极楼,环极楼最大的特点是抗震性能特强,300年来历经多次地震,据县志记载,1918年2月13日(民国七年农历正月初三日)永定发生7级大地震,附近田里的泥浆水喷起几丈高,楼顶的砖瓦几乎全被震落了,余震数次,共计十余分钟,环极楼正门上方第三、四层厚墙被震裂,裂口近20厘米,长近3米一尺多宽。可是地震过后,由于圆楼的向心力和架构的牵引作用,裂缝竟奇迹般地慢慢合拢,仅留下一条细长的裂痕,而整个楼体安然无恙、巍然屹立。有的日本朋友参观后说:“这样的楼建在我们东京那就太好了!” 在环极楼的中心点上,用力跺脚或放声呼唤、歌唱,可以听到十分明显的回声,好像北京天坛的回音壁。
还有其的艺术性功能,客家土楼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整体造型上。在这方面,3种典型均有其特点。
五凤楼一般选址于山脚向阳处,其立面中轴线上,下堂、中堂、上堂高度递增,作为主体的上堂居于支配地位。轴线两翼横屋与之呼应地渐次升高,其重叠的三角形山面对峙左右,形成极工整的秩序构图。虽不着力于细部刻绘,但那错落有致的九脊歇山,饱含雄浑古拙的韵味。
方楼的造型特征与五凤楼近似,唯其下堂和横屋的外墙另厚升高,形成更为壮观的整体。
圆楼是3种典型中造型艺术最富魅力的一种,崇山峻岭之间,它以浑然一体的纯粹形态出现,正如茫茫大漠中的埃及金字塔那样,极具纪念性。圆的外形与天穹呼应,本色的黄土墙与大地密接。随时光流近,土墙出现无数不规则裂缝,更显得苍劲有力。圆楼是那样地苦心经营,却宛自天然,震撼人心,在当今方兴未艾的土楼旅游热中,圆楼具有最强的吸引力
五、福建土楼的大小?
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依靠悬浮原理,利用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在3000平方米的沼泽地上建造而起,历经200多年却依然稳固,被称为“天下第一奇楼”。
据悉,和贵楼有四奇,一奇是21.5米的楼高是福建土楼之最;二奇是此楼建于沼泽之上,天井内的空地用竹竿插进去会出水,却历经几次地震仍旧稳固如山;三奇是楼内有一清一浊两口井,左边那口清澈如镜,右边那口却浑浊无比,所以左边的井用于饮水,右边的井则用于消防。四奇是和贵楼结构是楼包厝,厝包楼的特征。和贵楼,顾名思义,就是弘扬中 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美德,劝诫后人要和善真诚,以和为贵。
六、介绍福建永定土楼作文200字?
在我们年底回老家过春节的时候,爸爸带着我去玩了永定客家的土楼。
永定土楼可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五星级的景区。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土楼几百座,有圆型的,有方型的,有大有小散落在各个小村里。这些土楼都是客家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的。我们去看的第一座土楼叫振成楼,它有103年的历史。它从规划到建成共用了5年的时间,花了8万的银元,导游说相当于现在的一千多万元。它是很具表代性的圆形土楼,它利用八卦的原理把整个圆形土楼分成十六间房子,每间房子的第一层是厨房,第二层粮仓,第三和第四层是住人的。它的窗只开在第三,第四层,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防范强盗的打劫。它更有很好的防火设计,当一间房子着火时,它每间房子墙壁的青砖可防止大火烧到另外一间房子。我们看的第二座的土楼是方形的,它叫奎兴楼,它是根据老虎的形象设计的,土楼后面的山坡是老虎身子,而土楼是老虎的头,非常的形象。后来我们还看了各种各样的土楼,让我流连忘返,大开眼界!我下次还要来!七、福建南靖土楼的主题?
福建南靖土楼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走向世界各国
八、福建土楼文化的含义?
福建土楼的特点:造型独特,规模宏大,具备抗震功能,结构布局奇巧。福建土楼的文化内涵有:一是家族的凝聚力。
土楼的建造,一般是在家族最高大的楼体和坚固的墙基稳重存在和发挥作用。同宗聚居楼内数十、数百人中,多代同堂,拥有共同的祖辈,最高长辈具有绝对权威。
二是道家哲学思想。在客家土楼建造中,多用道家思想进行择地定位。
三是浓厚的文化性。客家人重视文化教育,在中国山区农村中早已形成一种特别的风气。尊师重教的传统,使许多土楼内专设学堂或以祠堂祖堂兼作学堂,供本楼及邻近子弟学习文化。
九、福建土楼的文物特点?
福建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故又称“客家土楼”。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
福建土楼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世遗土楼中最古老和最年轻的圆楼均在永定初溪土楼群,直径66米的集庆楼已届600“高龄”,直径31米的善庆楼则仅有30年历史。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频,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
十、福建土楼的建筑特色?
土楼,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民居,在2008年就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这些奇特的建筑散落在山间、溪水边、田埂间……这是一种生活,更是一道风景。
形成于宋代末至现代,现存圆楼、方楼、宫殿式土楼、五凤式土楼、府第式土楼等30多种百余座客家土楼,是建筑种类、风格最多的土楼群。
因至今犹存三十多座大小不一、方圆各异的客家土楼而扬名天下。村中有最富丽堂皇的“土楼王子”振成楼、最小的“袖珍圆楼”如升楼、布达拉宫式的奎聚楼、府第式的福裕楼,还有土墙最厚的景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