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度假、爸妈订制出行、一站订团,精品酒店、网红民宿预订,旅游用车、景点门票就来享游享玩。

18690725567

广西古桥景点(广西古桥盘点)

更新时间:2025年09月11日
1. 广西古桥盘点

很好。广西大化古桥盛产优质大米,因为大化古桥一带属于亚热带气候热区,降雨量充足,水资非常丰富,气候适宜,是非常适合水稻种植的地方,所以所产的大米品质非常好,是不可多得的好品种。

2. 广西古桥风景竖屏

1、大圩古镇为广西四大名古镇,下面作单独介绍。

2、兴坪古镇——位于阳朔县城东北部。有1700多年历史,有古桥、古渡、古亭、古戏台、古庙、古寨、古树、古村落、古建筑群,附近有九马画山、黄布倒影、僧尼斗嘴等景点。

3、榕津古镇——位于桂林平乐县。以榕树多,榕津河沿街闻名于世,其中有粤东会馆、古戏院、魁星楼等均保留原貌。

4、福利古镇——位于阳朔县城东部,有一千多年历史,有“三山环古镇,一水抱绿洲”之美誉。是全国最有名的国画镇之一,是中国画扇之乡。当地古傩文化保存较好,有较高的历史研究和艺术鉴赏价值。

3. 广西最具特色的桥

广西国粹应该包括广西特色文化艺术。主要有:壮族的铜鼓、花山崖壁画、广西壮锦、桂剧、侗族风雨桥、壮族歌圩、刘三姐歌谣等。

刘三姐歌谣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地方传统民间文学,其内容广泛,包括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岁时农事、日常生活、伦理道德、恋爱婚姻等各个方面。作为广西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刘三姐歌谣显示了中华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活态文化的魅力,具有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2006年5月20日,刘三姐歌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族歌圩是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传统民俗活动,既是壮族人民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也是未婚青年唱情说爱的地方。“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形式,凡是壮族较大的聚居区都有歌圩,举办歌圩的时间主要在春秋两季。春季歌圩以三四月间为最盛,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次数最多;秋季歌圩集中于农历八九月,尤以中秋节为最佳日期。2006年5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申报的壮族歌圩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桂剧,俗称桂戏、桂班戏,是广西地方传统戏剧,主要流行于桂林、柳州、河池、南宁等城市。桂剧做工细腻贴切、生动活泼,借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态传情,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代表剧目有《打金枝》、《烤火下山》、《断桥会》、《抢伞》、《穆桂英》、《闹严府》等。2006年5月20日,桂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壮锦作为工艺美术织品,是壮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可为中国少数民族纺织技艺的研究提供生动的实物材料,还可以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纺织史增添活态的例证,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起到积极的作用。壮族织锦技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地方传统手工技艺,2006年5月20日,壮族织锦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始于魏唐的干栏式建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木建筑有民居、鼓楼、风雨桥、寨门、井亭、凉亭等,种类繁多,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至今仍然保持了古代干栏式建筑的一些基本特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地方传统建筑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不仅有很高的工艺价值,还是侗族民间文化的杰出代表。2006年5月20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 广西的古桥

1.遇龙桥。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为虹式单拱石桥,条石错缝起拱,干砌。桥长36米,宽4.2米,高9米,造型气势雄伟,古朴美观,极具民族特色,是广西历史上的名桥。桥面立有抗战胜利纪念碑l件,记载1944年村民自发与日寇激战数十天取得胜利的史实。

2.仙桂桥。始建于宋代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870余年仍完好无损。位于阳朔县白沙镇旧县村北一华里。

3.富里桥。距离阳朔县城大约有14公里,富里桥是遇龙河的水源头,是阳朔唯一还没有完全的开发的免费景点之一,这里的人相当淳朴,友好,而且这里的景色是相当漂亮。

5. 广西著名的桥

广西最大桥龙门跨海大桥全长7756米。

6. 广西最美古桥

不是,没有听过神州桥

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中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与才能。

卢沟桥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明正统九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一块,为“燕京八景”之一。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广济桥

潮州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市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古为沟通韩江两岸的重要桥梁。为古代闽粤交通要道。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为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浮桥。

五亭桥

五亭桥是清乾隆二十二年驻扎在扬州的两淮盐运使高恒为了迎接乾隆帝南巡,开凿了从扬州城向西北直抵平山堂的莲花埂新河,并在莲性寺以北的湖面狭窄处建造了五亭桥,以便于南北通行。

赵州桥

赵州桥建于隋代大业年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赵州桥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

安平桥

安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前后历经14年建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安平桥全长2070米,桥面宽3~3.8米,以巨型石板铺架桥面,两侧设有石护栏,栏柱头雕刻狮子、蟾蜍等形象。桥墩有361座,用花岗岩条石横直交错叠砌而成,有3种不同形式:长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

程阳风雨桥

到广西不能不看民族风情,看民族风情不能不到柳州,苗族的节日、壮族的对歌、瑶族的舞蹈和侗族的建筑被誉为柳州民族风情“四绝”。程阳风雨桥就是典型的侗族建筑,这座横跨林溪河的木石结构大桥,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主要由木料和石料建成,建于1912年,河中有5个石砌大墩,桥面架杉木,铺木板。桥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

泸定铁索桥

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左右两边各2根,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由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体重40余吨,底链上铺满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体。泸定桥两岸的桥头古堡为木结构古建筑,风貌独特,为中国独有。

五音桥

五音桥位于河北省遵化县清东陵顺治帝孝陵神道上,此桥两侧装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桥全长110.60米、宽9.10米,桥上有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块,两边安设有方解石栏板126块,每块栏板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如果顺着敲击,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一座能发出音响的建筑物,包罗我国古代声乐中宫、商、角、征、羽五音,所以称此为“五音桥”。敲击时需用木质敲击器,以获得最佳效果。

玉带桥

玉带桥在西堤六桥中是最令人喜爱的一座,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桥。该桥单孔净跨11.38米,矢高约7.5米,全部用玉石琢成,桥面是双反向曲线,组成波形线桥型,配有精制白石栏板,显得格外富丽堂皇。蛋尖形桥拱,特别高耸,好似玉带。玉带桥洁白的桥栏望柱上,雕有各式向云中飞翔的仙鹤,雕工精细,形象生动,显示了雕刻工匠们的艺术才能。乾隆皇帝每次去西山必从此桥下经过。

十字桥

十字桥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约15公里的晋祠内主体建筑圣母殿前,北宋崇宁元年建。桥梁为十字形,建于鱼沼之上,又名鱼沼飞梁。如大鹏展翅,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该桥由34根铁青八角石支撑,柱顶有柏木斗拱与纵、横梁连接,上铺十字桥面,两侧有汉白玉石栏杆,方砖铺面,南来北往、东去西行的游人都可以通过。因这桥构造奇巧,民间传说是鲁班建造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来自: https://www.5255.net/gonglue/276607.html
相关推荐 Related
推荐景点 Recommend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TEL: 18690725567

微信扫码前往美团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