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浮桥是国家潋江湿地公园的一个景点,同兴国体育公园连成一线。
2. 兴国县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名胜古迹
普照寺
普照寺位于庆城县政府后院内, 名胜古迹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保存至今有5间正殿,不仅是一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是早已闻名的甘肃省现存较古老的大型木结构建筑之一。
鹅池洞
鹅池洞位于县城东南古城墙下一平台之上,内连城墙与城内相通,外有天然屏障,与柔远河相通,系原庆阳著名八景之一的鹅池春水所在地,相传为周祖养鹅之处,实为御防外族入侵而修筑以供城内军民汲水之用,历代均有修葺,形成了较大规模,后遭兵燹地震,仅存遗址5.86亩,1999年被批准为莲池寺佛教场所。
周祖陵
周祖陵位于庆城县东山之巅,故山名为"周祖陵山"。据出土文物佐证,陵园建筑历代均有兴建,且数千年香火不断。为再现古城风貌,20世纪80年代以来,庆城县政府复庙宇、建楼阁、筑亭台、竖碑刻,命名为"周祖陵森林公园",融人文历史、自然景观为一体。
普照寺大殿
普照寺大殿位于庆城县政府机关后院,宋代建筑,大殿雄浑,风格独特,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遭数次地震而未损丝毫,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祖陵森林公园
周祖陵森林公园,1993年被省林业厅列为省级园林基地,为甘肃省十大旅游景点之一。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点。
黄公碣
黄公碣铭刻着北宋黄庭坚的诗篇和书艺瑰宝,是明代嘉靖戊午年,分守河西道、陕西布政司左参议、南都陈风勒石摹刻的。原置庆城西街考院内,1954年移置鹅池空同阁,1985年藏入博物馆,为甘肃著名的一通诗碑。
3. 兴国县附近的景点兴国红兴谷是要门票的,门票价格我60元每人,1.2米以下儿童及65周岁以上老人免费进入。兴国红兴谷由江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占地900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投资12.8亿元,致力“红动兴国、红遍全国”而取名。项目由中心生态区、探索体验区、研学综合区和红色兵工区四大板块组成,分为红色与历史、科技与人文、自然与环境、社会与生存四大特色主题,涵盖红军长征、自然探索、汽车高速、农林劳动、科技创新、生命安全、传统文化等近30个研学子项目。
4. 兴国县景点大全排行榜1.客家文化城
客家文化城位于赣县,占地600亩。整体设计外方内圆,整个建筑风格即秉承了传统文化建筑理念,又结合了浓郁的地方人文特色,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客家文化建筑群,是一座展示客家文化的“大观园”,是一座客家人的“精神家园”。
2.五龙客家风情园
五龙客家风情园位于赣州市东南部,与赣县客家文化城隔江相望,占地面积1380亩,其中水面300亩,绿林800亩,是由江西淦龙集团投资开发的一个以生态为主题,以客家为品牌,以龙文化为底蕴,集休闲游乐、旅游度假、会展科教、青少年道德培训基地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走进五龙客家风情园,一派湖光村色,鸳鸯戏水,老树高墙的倒映在湖面,美丽的景致让游人放慢脚步,青山永在,绿水常流。人们会发现处处是山水,处处有风景。看天,行云如水。看山,山随水走,山黛如碧倒影水中。每一个镜头都让人流连忘返。登上了龙腾阁。登高远望,五龙客家风情园尽收眼底。龙腾阁模老仿古,漆壁釉瓦、雕梁画栋。开发者在这里镶上了竹艺根雕、奇石书廊,让游客赏之如同进入到艺术大观园里,文思涌动,滚滚诗章。从龙腾阁鸟瞰全园,你会发觉四栋别异建筑一字儿排列,那是中华文化之瑰宝,集客家围屋之大全,按1∶1建有:龙安围(仿福建永定土楼)、龙居围(仿广东梅州围笼屋)、龙汇围(仿江西燕翼围)、龙庆围(仿江西关西围)。
3.夏浒旅游景区
湖江夏浒旅游景区位于赣县湖江镇赣江畔,规划建设总面积1612公顷,其中水域面积达669.5公顷,农用地81公顷,居住用地62公顷,道路用地14.5公顷,林地785公顷,总投资6亿元。景区为丘陵地貌,地形上属于河谷,景区内有千里赣江第一岛——桃花岛、有上演过清明上河图式繁荣的古村——夏浒、有赣江明珠——大湖洲。景区内人文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水陆交通便捷,在赣州市1小时经济圈内,从赣州中心城区至湖江夏浒景区约37公里水路,水运快艇快速便捷;从赣州中心城区经五云至景区约35公里,赣县城区经储潭至景区约26公里;厦蓉高速、绕城高速在赣县设有出入口;赣南大道、105国道、323国道、赣县通往湖江的沿江战备公路等共同构建了湖江夏浒旅游景区便捷的水陆交通网络,具有发展旅游的明显优势。
4.白鹭古村
白鹭古村至今保留着大量完整的明清古建筑,到目前为止,白鹭是江南保存最完好集中的赣派建筑,虽历经860多年的风吹雨打,依然保存有大小不等一定规模的堂屋,祠宇共69座。白鹭村位于赣南赣县东北角,接壤于兴国和万安,距赣州市约70公里。自南宋绍兴六年唐朝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的第十六世孙钟舆迁居于此,至今已有880余年。悠久的历史让白鹭拥有了为数不少的“第一”和“唯一”:中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女士命名的女士祠,中国第一所希望小学,江南第一个村级民俗博物馆,故宫唯一一块遗留在外的金砖……白鹭古名居是沿着鹭溪呈月牙形分布,而且村里的四条主要街道,极似一大大的“丰”字。白鹭名由,很有些诗意。1986年6月版的《江西省赣县地名志》载:宋绍兴六年,钟兴由兴国竹坝迁此建村。据谱载,钟兴夜梦白鹭,飞此栖息,遂以白鹭为名。
5.宝华寺
宝华寺系佛教大丛林中之古刹,位于赣县田村镇东北边境的东山村,与兴国县永丰乡李树下村之交界处。据《赣县志》记载:唐开元年间,马祖禅师到龚公山传播禅法,为开山祖师,后历代高僧在此传经诵佛,为赣南佛教圣地。该寺建在群山环绕之中,清净幽雅,风景独特。今存三殿,雄伟庄严。寺内有十大宝:大宝光塔、出木井、古鼎锤、千人锅、龙泉井、千年杏、千年柏、千年松、四方竹、灵照女莲。宝华寺在中国佛教发展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自从马祖在宝华寺建佛教丛林开始,僧人就不再受颠沛流离之苦,才使得佛法在中国大地上有发扬光大,深入人心的机会。
6.江西客家博物院
江西客家博物院由客家文化城、名人园、民俗园组成,景区位于贡江之滨的赣县县城城南新区,它把悠久的客家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有机溶为一体,主题突出、意境深远、色彩绚丽,是一个集防洪、观光、休闲、运动、游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人文景区。
7.宝莲西湖
宝莲西湖位于赣县大田乡、大埠乡境内,目前距赣州市区30公里,赣县县城23公里。湖区范围呈带状,位于赣江两大支流之一的贡江支流桃江下游。湖区内建有居龙滩电站,坝址控制流域面积7739平方公里。湖区总长29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5.7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122米,蓄水量7360万立方米。湖区位于大田和大埠两乡镇之间,景区的核心范围位于大埠乡境内。区域内有三种地貌类型,多为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库区层峦叠嶂,奇山怪石,峭壁飞瀑,清泉湖岛,各种自然景观引人入胜。湖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云蒸霞蔚,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是建设休闲度假旅游的胜地。
8.大宝光塔
大宝光塔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田村镇东山村宝华寺大觉殿内,距县城东北约68公里,唐咸通十五年二月八日建,坐西北朝东南,大理石雕逐而成,平面近似正方形,长2.98米,宽2.96米,面积8.8平方米,是一座亭阁式和尚墓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组成。塔刹由方座,束腰,八角形伞盖,宝珠等十一层组成。塔的遍体还用了只有贴近才能看清的细线阴刻卷草,缠枝纹作底饰。塔身两侧分别刻有碑文,东北侧307字,西南侧77字,字迹模糊。宋元丰二年年曾重修,现存为唐代建筑,此塔具有其独特性,有一定的保护价值。
9.赣州寨九坳风景区
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县东北部三溪乡境内,北接将军县兴国,地处美丽的平江畔,距赣州市区55公里,总规划面积约200公顷。寨九坳素有“赣南小丹霞”之美誉,这里风景秀丽,绝壁凌霄,群岩耸立,水碧潭深,谷幽树茂,竹影婆娑。丹崖峭壁的延绵连贯,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奇岩美洞,隐于山中,景色绮丽,蔚为壮观。景区内现有水库一座,湖泊三处,山涧多多,两条较大溪流流经景区主要谷地景区全年雨水较多,泉流丰富。景区现状基本是原生态自然资源,其植物资源丰富多样。群落纯粹,自然共生,和谐生态。大龄樟树众多,甚为壮观大气,炎夏,浓荫密枝,使人倍感凉爽;毛竹林群落散布,清新秀美;岩体附有葛藤、假地兰、鸡眼草、胡枝子、萁、蕨、芒等野生草植;山涧谷地有杜鹃、天南星、土茯苓、野花椒、斑叶兰、八角莲等;溪旁水面常见满江红、眼子菜、水葫芦、大瓢、水竹叶、浮萍、菱、苋实、水芹等;山体主要覆盖马尾松等针叶树种;还有山谷中金银花、栀子、野百合默默飘香,香气沁人心脾。
10.赣县文昌阁
位于江西省赣江源头、贡江北岸、赣县县城南部、赣南客家名人公园西段,占地1032平方米,建筑面积2696.62平方米。0外观三层,一层设副阶周匝,二层出檐设四出抱厦,三层为重檐十字脊,最高处为宝顶顶部,阁身高39米,台基高7.36米,0总高46.36米。该阁为平面正方形设计,阁内共五层,其一至二层设有暗层。该阁于2009年10月2日动工兴建,整个工程采用仿古建筑材料,运用传统建筑工艺、结合现代建筑技术进行建设,内部为框架结构,外观为仿宋木结构,颇具宋阁韵味,唐楼遗风。该阁是充分展现赣县历史文化的经典建筑,也是赣县、赣州市民和国内外游客休闲观光、登高望眺、吟诗高歌的重要场所。它的建成对于提升城市品位,弘扬客家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邱如佛赞曰“冲天高阁拔贡江,唐风宋韵放华光。地灵千秋涌才俊,人杰万载颂文昌。”
5. 兴国县城附近哪里好玩覆笥山,山峰名。位于江西省兴国县崇贤乡齐分村南三公里,距县城47公里,海拔1125.7米,面积1.2平方公里。
覆笥山古寺,寺前塔,有平湖,名为雁湖,别名雁塘。雁湖,山顶平湖等等,每年南来北往的大雁来此歇足,百姓称作“雁湖”。覆笥山庵,屡经劫难,后更名为“覆笥古寺”。登山之人,皆往叩石笥,冀图石笥重启、玉牒再现。
6. 兴国县好玩的景点还不错,但要综合考虑房子所处的位置。
如交通情况,通风采光情况,市场价位。现在兴国的邻县宁都的房价超高,大楼盘都已经达到三千多一平米了,而邻县兴国作为一个交通更好的地方,现在的房价升值空间更大。7. 兴国县城附近旅游景点兴国好玩的地方有:兴国烈士陵园、潋江书院、调查纪念馆。
1、兴国烈士陵园:兴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0年,1977年迁现址,2009年12月扩建,占地30亩。陵园包括悼念广场、烈士浮雕墙群、烈士英雄长明灯、烈士悼念卧碑、革命烈士纪念馆、英名碑廊、纪念亭、纪念池及会议室、资料室、文物库等设施。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红军路16号
2、潋江书院:潋江书院位于潋江镇楼街。书院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建于清乾隆三年。书院为讲堂,拜厅,魁星阁,文昌阁组成,占地面积4903平方米。其间雕栏画栋,诗画众多,所画山水花草,栩栩如生。
潋江书院蕴涵毛泽东故居、兴国县土地革命干部培训班、兴国县苏维埃政府和建筑文化等四大文化,分别体现兴国红色、古色、客家、建筑文化等丰富多彩文化元素。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横街26号附近
3、调查纪念馆:1977年建成开放的“毛主席作长冈乡调查纪念馆”,位于兴国县长冈乡长冈村,距县城约4公里,主要陈列毛主席作长冈乡调查的历史资料和长冈乡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把长冈乡建成模范乡的经验。 纪念馆占地7028平方米,有4个展厅,门厅是毛主席作长冈乡田间调查的大型雕塑,展厅还有大量苏区时期的照片和实物,供人们参观学习。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长冈乡
8. 兴国县城附近景点有哪些兴国山川秀丽,风情独特。境内“红、绿、古”等各色景点交相辉映,是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的好地方。近年来,我县按照“高举红色牌,探究易经秘,唱响山水歌,抒发客家情”的工作思路,着力塑造“将军故里,堪舆圣地,绿色生态,山歌之乡”旅游品牌形象,打造了一批精品景区。红色方面,拥有“一院”“一馆”“六园”“七大革命旧址”。绿色方面,羊山、均福山、冰心洞、丹霞湖、宝石仙境以及宋代文天祥书题“永镇江南”的大乌山等自然景观神工造化,风光秀丽,各领风骚。古色方面,兴国山歌闻名遐迩,是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兴国是中国风水文化的发源地,梅窖三僚被海内外盛称为“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被评为“全省十大特色景区”、“江西乡村游十大美景”和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兴国的九山生姜、兴国灰鹅、兴国红鲤鱼、绿色茶油等特产名扬四海,是农业部命名的“中国灰鹅之乡”、“中国红鲤鱼之乡”和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油茶之乡”。
9. 兴国县附近有什么地方玩官田村是一个有200多户的村庄,当时是中央苏区后方的中心腹地之一。村庄四面环山,中间为盆地,一条澄碧的溪流从村中弯弯曲曲穿过。村中的河滩地势开阔平坦,鹅卵石铺成的道路四通八达。房屋依山傍水而建,后山突兀,便于防空。
由白石红军修械厂、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修械所和红三军团修械所等单位于1931年10月合并而成,厂址设在江西省兴国县莲矿区官田村
官田兵工厂,又称中央红军兵工厂,是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直属兵工厂。
该厂初期有250多人,200多把锉刀,100多把老虎钳,4台打铁炉。1932年4月,红军攻克国民党钟绍奎军的巢穴岩前,缴获了敌人兵工厂和造币厂的机器设备;攻克福建的重镇漳州、厦门后,又缴获了国民党军卢兴邦和张贞的修械厂的2部车床、1个30马力发电机、一批汽油和其他一些修械材料。红军战士翻越崇山峻岭,将这些设备运回官田,并动员了一部分修械工人到官田兵工厂工作,官田兵工厂才有了机器和技术工人。同时,通过中共地下组织的动员,来自萍乡、汉阳、广东、福建,甚至远自沈阳兵工厂的工人,冒着生命危险,突破重重封锁,来到中央苏区,充实到官田兵工厂。从此,官田兵工厂的技术力量加强了,工种多了,分工也细了。官田兵工厂在鼎盛时人数近1000人,能修理步枪、机枪、迫击炮,而且也能手工试制步枪。
1933年4月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根据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官田兵工厂奉命组建成三个分厂:一是在胜利县银坑建立红军弹药厂,由官田兵工厂弹药科与福建军区兵工厂部分人员合并而成,职工由100多人发展到200多人,主要负责复装和生产枪弹,也制造麻尾手榴弹和地雷;二是在兴国县古龙岗镇寨上村建立红军杂械厂,以官田兵工厂枪炮科的红铁股和刺刀股抽出的部分人员组建而成,鼎盛时职工也有200多人,主要负责打制刺刀和铁器杂件;三是留在官田的枪炮科改为枪炮厂。
1933年10月,国民党反动派向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根据战斗需要,三个分厂奉命陆续向瑞金县西北部的岗面地区转移,到1934年4——5月间搬迁完毕。在瑞金岗面时,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于1934年7月24日发布关于枪炮、弹药两厂合并的命令,将原官田枪炮厂与银坑弹药厂合并为中央红军兵工第一厂,韩日升为厂长,郝希英为副厂长,范启明为政治委员。同时,原寨上红军杂械厂改称为中央红军兵工二厂,后也并入中央红军兵工一厂。此时,两厂共有干部和工人600余人,大型机器设备30余台。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连同后方机关8万多人开始长征,兵工厂的大部分职工也随军北上长征。从同年10月初至12月,先后分3批共560人,踏上了长征之路,其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八路军兵工生产的骨干。留下的人员一部分编入当地游击队,其余人员就地遣散。
至此,中央红军兵工厂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