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度假、爸妈订制出行、一站订团,精品酒店、网红民宿预订,旅游用车、景点门票就来享游享玩。

老照片:100年前的汶川,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神秘羌文化让人惊讶

更新时间:2024年03月29日

汶川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羌文化,神秘而深邃。14年前,一场令人心碎的汶川大地震震惊世界。事实上,一百年前的汶川就已经非常有名,令人向往。汶川东南低西北高,气候多样,可谓“天差地十里”。今天的孔庙是地震后重建的。在汶川的一条小街上,一个流动理发师正在给人们刮胡子。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中国唯一一个羌族聚居的自治州。羌村是建筑文化艺术的“活化石”,被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站在墙边的羌族人穿着当地的传统服装。1917年的汶川,古老而芬芳。羌族文化神秘而悠久。时代变了。今天的汶川,就像废墟中绽放的花朵。经过重建,汶川变得更加繁荣和美丽。

汶川,是大禹的故乡,钟灵毓秀、历史悠久,有着2200多年的郡县史。汶川,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羌文化,神秘又厚重。

十四年前,汶川一场令人揪心的大地震,震惊了世界。其实,百年前的汶川,就已经很有名气,令人心驰向往。

甘博

1917年,美国摄影师西德尼·D·甘博,第一次来到中国汶川,他立刻被这里独特的风光吸引,拍摄下了大量关于汶川风土人情的照片,真实反映了100多年前汶川的真实面貌。下面就遴选其中的二十几幅老照片(黑白上色),共同感受汶川的壮美。

汶川的村落

汶川海拔1236米,西部分布着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汶川东南低西北高,气候呈现多样性,可以说是“十里不同天”。在山脚下,散落着一些小村落,一座座古朴的民舍掩映在绿树丛中。

桃关街

这是山脚下的一个小集市,名叫桃关街。桃关,是松茂古道下九关中的一个关口。据汶川文史载,光绪十六年(1890年)5月12日寅卯时刻,天降暴雨,冲走300户上千口人。

小街两旁的建筑,古色古香,街道上人来人往,街边堆放着一些货物。可见当时还是很热闹的。

文庙

这个位于路旁的古建筑群,就是当时的文庙,位于绵虒镇(汶川县治所在),文庙修建于清乾隆年间。院内古树参天,建筑飞檐高挑,古色古香。隐约能看到高大的棂星门和万仞宫墙。

如今的文庙,为地震后重建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木结构单檐歇山式建筑,巍峨壮观。

棂星门

绵虒文庙中的棂星门,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质建筑。牌楼面阔三间,飞檐高挑,前面还建有泮池和泮桥,是所有文人和学子心中的圣桥,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照片中,文庙内杂草丛生,连桥上长满了杂草,可见很久没有人来到这里了。

魁星楼

这座高大的建筑,是文庙内的魁星楼。楼高四层,巍峨壮观。虽然破旧不堪,但是这座魁星楼保存完好特别显眼。

文庙外面是万仞宫墙,墙上依稀可见“万仞”二字。“万仞宫墙”多建于文庙之前,象征孔子学问精深、德行高迈、思想深邃,非常人所能仰及。

街头理发

在汶川的一条小街上,一名流动理发师正在给人理发修面。当时的理发师,大多都挑着担子,担子一头挑着烧热水的煤炉,另一头挑着装理发工具的篓子。走街串巷,吆喝着为人理发。

羌寨

在山坡上,点缀着一些建筑,这就是当时汶川特有的羌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我国唯一的羌族人民聚居的自治州。

羌寨,是建筑文化艺术的“活化石”,被人们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

打谷场上

稻子丰收了,两名农民正在打谷场上忙碌着,使用连枷给摊放在谷场里的稻子脱粒。虽然这是个体力活,但是脸上的笑容是掩饰不住的。

一条小街道

这是当时山脚下的一条进山的小道,路上铺着石头,已经磨出了光泽。路旁有一座寺庙,烟雾缭绕。一些人力搬运工,正在路边休息。

捉虱子

农闲季节,一名老者坐在门槛边的石头上,正在认真地给一名年轻人捉头上的虱子。一名男子扛着竹篓,从门外走过。

门楼上的木雕

这是羌寨中的一个独特的门楼,门楼上建有亭子,亭中矗立着一只大鸟的木雕形象,背上的翅膀伸展开来,双手提着布条。

丰收

一位老年人在院里忙碌。她正用筛子把撵好的稻米里的稻谷壳等杂质分离出来。

山上的牌楼

这是位于一座山头上的牌楼,砖木结构,面阔三间。牌楼也有些破旧,一些地方已经坍塌。在远处青山的映衬下,依然显得庄严古朴。

犁地

一名农民光着脚,一手扶着木犁,一手执鞭,在他的不断吆喝下,两头牛并排在前面拉。在我国用牛犁地耕作农田,已有2500年历史了。

溜索过河

水流湍急的河上没有桥,一位村民把自己吊在绳索上,快速滑到对岸。看着绳索下面湍急的河水,真是惊心动魄。

两个小孩

从房间的陈设看,这是当时比较富裕的家庭里的孩子。两人坐在椅子上,哥哥歪着头抱着小弟弟,十分可爱。

瓦寺土司官寨

汶川瓦寺土司官寨,位于汶川县绵虒镇涂禹山村,始建于明代隆庆二年(1568年)。这座寨子类似城堡,占地面积11000多平方米,所有的墙壁用片石修砌而成,城墙高7米厚度1米。

城中建筑有公署,为四合院布局。还有管家、译师、差役、仆人及其家属的住房,分布在其周围。

小巷和碉楼

这是瓦寺土司官寨中的一条小巷,巷子尽头高耸入云的建筑叫碉楼,四角木石结构,上小下大,通高39米,设有小窗和射击孔。

碉楼居高临下,能起到防御作用。同时碉楼也是当时土司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土司代庚和儿子索观澐

土司,是一种官衔,指朝廷任命的当地头人管理者,负责当地行政,赋税,官司,招兵等等的责任。元朝的土司有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三种武官职务,明朝与清朝沿置土司。

照片中男子是第23世瓦寺土司索代庚,旁边的是他13岁的儿子索观澐。

寨子一角

这是寨子一户人家的房子,墙壁由片石垒砌而成。上面还插着一些经幡。远处的大山连绵不绝。

羌族男子

这名站在墙边的男子,身穿当地传统服饰。当时,甘博聘请他做向导,他带领甘博参观了整个寨子后,甘博为他留下了这张照片。

瓦寺土司官寨一角

这座建筑,也是瓦寺土司官寨的一部分,底部用片石垒砌而成,上部用木头修建。顶部覆盖着瓦,建筑风格独特。

一座简易小庙

这是一座十分简陋的小庙,木头修建的小亭子下,供奉着两尊佛像。这是寨子里的人心中的圣地。

1917年的汶川景象,古色古香,羌族文化神秘又有历史的厚重感。时过境迁,如今的汶川,就像一朵从废墟上开出的花朵,重建后的汶川已经变得更加繁荣和美丽。如果有时间,去感受一下汶川不同的民族特色,看看那里的风景。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来自: https://www.5255.net/qilecai/25221.html
相关推荐 Related
推荐景点 Recommend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TEL: 13007836526

微信扫码前往美团小程序